即便从大节角度去说,为江山社稷国家民族,李佑也看不透究竟如何分配权力才是真正利国利民。
功利、道义、大节,全都不能做出有效抉择,想至此,李大人便自嘲几句,他是不是将自己看得太高?
不过是正五品*员而已,在整个大局中无足轻重,有那多公卿重臣在前,哪里轮得到自己去表现什?他又能决定什?谁又会来关注自己?
还是边看着风向,边低调地做好自己差事,闷声发大财罢。再不济,也有丹书铁券保住身家。
李大人又想道,也许是自己过于忧国忧民,想得太多,形势很可能没有如此恶劣,自己想象力太丰富而已。
也仅仅是个个六品渣中书被贬斥到地方。
难道应静极生动之语,基本太平十几年朝局还是要乱乱?李佑甚至还冒出个怪异念头,以自己在内阁办事时观察来看,近十年稳定朝局,简直是非常态大明朝,正常情况下大明朝局,怎能是这样潭死水。
李佑不由得扪心自问,如果出现大朝争,自己该怎办?
上辈子翻看史书,常常挥斥方遒指点江山,这个做法是对,那个做法是错。但如今自己亲身处在这个环境中,却看不清怎做是对,怎做是错。
从功利角度去说,谁都知道应该站在胜利者边,但天知道这次最后谁胜谁负,或者干脆就没有胜利者。
若从道义角度去说,他立场又在哪里?靠着文官发家,走文官晋升路线,基本被朝野当文官看待。但同时又与长公主有腿,还挂着世袭三品勋位。
所以可供做出选择太多,哪边都能靠上。甚至只要敢下狠心自行断,司礼监金交椅估计都可以占上个。
按说他该选文官路线不动摇,但是皇帝是永远不会被打倒……表现太积极,说不定什时候就被发配到云南贵州,顺便青史留名。
这便是李大人绞尽脑汁全面发展,费尽心机脚踩多只船坏处,不然也不至于在此犹豫。
不知道归德长公主今夜对自己提起那个位置,会不会与本次朝争牵扯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