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罢,不得不承认,推举勋戚方面人,也可能会遭到腹诽,但这仅仅是与太后暂时妥协而已,谁在官场上没有妥协时候?但若推举李佑,让人看去简直是丢脸,比无奈妥协更丢脸。
李大人冷眼旁观,站在人性自利角度,他对几位大学士想法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因为他深知徐、彭等人都不是勇于自牺牲人。
或者说,徐、彭等大学士作为宰辅不可能丁点肚量也没有,但是在他李佑这小杂兵身上吃亏吃得太多,而人容忍总是有限度。所以导致这些阁老,特别是彭阁老对自己几乎是零容忍,见到自己便很容易就怒气满值,连个妥协意识都没有。
种因得果,这也算是自作孽,李佑欷歔不已。到这个地步,已经没有回头路,只能条道走到黑,要作孽就作孽到底罢!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今日天气晴朗,殿内光线不错。丹陛之上慈圣皇太后透过珠帘,将下面些大臣表情看在眼里,见他们各怀心思,彼此猜疑,遂产生报复快感。
也不会屡屡出现党争。所谓文官集团,更多是笼统学术名词,而不是政治名词。
文官确实具有共同、整体利益,但不是所有人都具备胸怀全局品德和素质。原则与自出现矛盾时,原则不见得可以战胜自,其实这点就是政治家和政客区别。
对徐、彭等大学士而言,之前没什值得犹豫,可以全力推举开封府知府焦士美或者刑部员外郎申鹤龄中人,这是原则与自高度统。但遇到眼下这个局面,是支持肉中刺李佑,还是推举另外两个勋戚阵营候选人?
考虑完毕,徐岳与彭春时对视眼,合作多年两人顿时心意相通,有决断。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要否掉李佑为上。
攘外必先安内,若让李佑这个胆大妄为、无事生非、根本不适合人占据五城提督之位,拥有在京城三十六坊进行侦缉审判能力,对他们来说可能危害更大。
君权原来应该是这样使用,自己早该认识到这点,而不是说好听些叫从谏如流,说难听些叫唯唯诺诺地去当什“女中尧舜”。当来当去,把自己当成金殿落泪孤家寡人!
可惜自己醒悟得太晚,如今已是时不
李佑不要紧,但李佑背后有许次辅。勋戚势大,他们依旧是殿阁大学士,盯着首辅宝座许次辅若得势,他们就只有告老还乡份!纵观历代非正常致仕大学士,大都是栽在同僚手里,崇祯年间这个特殊时期除外。
不要说什君子有容人之量成人之美!在成王败寇官场中,容人之量这个词,从来都是给胜利者锦上添花用,是成功者专利,失败者只配称为襄公之仁,而不是容人之量。
从这个角度看,徐、彭等大学士们虽然官高爵显,但在李佑面前,似乎算不上胜利者,没有资格以容人之量去对待李佑。
即便退万步,双方有淡化矛盾美好意图,但那也需要时间和台阶来慢慢实现和磨平。但为个区区五品,似乎不值得当场自抽耳光式变脸,否则显得很轻贱,可能要遭到首尾两端之类嘲讽。
身为大学士,须得讲究体面,不能不在意这些风评,他们不是心抱皇家大腿、可以不大管士林清议袁立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