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凡事必有因果缘故,也可以说必须要有块遮羞布。若像钱太后眼下这般,无缘无故就下诏夺取别人官职,就属于为君无道,只凭己偏私喜好。而作为臣子,面对这种状况,特别是遇到比较弱势天子,是有劝谏责任。
对于李佑,徐首辅没有什好感,犯不着为李佑说话。但站在这个位置,有些话又不得不说,助纣为虐四个字不是那好承受。他犹豫片刻,很纠结地问道:“李佑有何罪名?”
“与人当街殴斗,何以为风宪!”钱太后道。她也知道会引起文官抵触心理,所以留有余地,只下诏罢去检校右佥都御使,让李佑重新去吏部选官。
徐首辅暗叹,太后这事操之太急,显得吃相难看。连表面文章都不做,太不专业,简直让他没法子办。半是劝谏半是提醒道:“只凭面之词,妄加处断大臣,此非人君之道!”
今却得知检校右佥都御使官衔还被李佑死不要脸地占着,怎好去任命新人?
须知五城中巡城御史和兵马司共存,没有检校右佥都御使官衔,就管不巡城御史。
诚然右字头御史可以任命很多人分派各差,但若李佑就在都察院里闲着,又去另外任命个新,这是无故增添冗员,说出去就是被文官抓住封驳话柄。
此时又有章本呈进来,钱太后阅过,是魏国公世子和其他数人联名奏疏,主要内容自然为弹劾李佑。
随后钱太后下谕道:“徐先生草诏!”
便有内监抬上桌案,徐首辅立在桌前,持笔听候钱太后旨意。为何大学士要从翰林文学之士里出,这就是原因,不然遇到这种场合只能抓瞎。
很快钱太后便点出圣旨主题:“罢免李佑检校右佥都御史,吏部听选。”
徐首辅心头紧,李佑真是将太后惹怒,居然要直接罢他官。
大明秉政太后或者天子可以直接下旨罢官吗?从法理上当然可以,但在实际操作中则是个博弈,而且是规则很复杂博弈。
强势天子和弱势天子推行自己意志能力自然不样,但般来说,三种情况下罢官较为容易,朝臣只能接受。是被罢官之人官位得自天子简拔,二是被罢官之人犯明显大错,三是被罢官之人主动上疏辞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