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领导。中西陪胡、两人去北四川路公寓找佐藤,佐藤不在家,侍者让们进入屋内,地方甚小,陈设亦凌乱,似见主人不属爱好修饰者。翌日应中西之约,胡、俩同去南京路慈淑大楼对面个日本咖啡馆会面(抗战胜利后作《大公报》馆,今已改为某商店),这是个日本人麇集场所,四周满座,烟雾弥漫,充耳都是日语,若非身历其境,是不能领略其状。中西却在这环境下用流利华语,同们谈太平洋战争形势,称轴心国必败。胡谈话甚谨慎。当时对她俩政治身份均不解。后来《女声》没有去,应曹亚臣(乔理清,情报部党员)之约,去李时雨(党员,公开职务为汪伪保安司令部处长)办《先导》当编辑,从此没再与胡会面。始终没有再问过吴老,胡小姐究竟是什人,但凭直觉,她准是与吴有关系。
迨抗战胜利后,与朱维基交游,从他闲谈中获知关露已去苏北解放区。朱不止次地咒骂她做过“汉*”(据说蒋锡金也经常指名大骂山门,表示义愤云云),伪称不相识,未做任何辩解。事情隔四十年,去年阅《新文学史料》记叙关露生平史实,才知1942年她还是去编《女声》并公开去东京参加大东亚什文学会议,朱、蒋之骂盖出于此。关露是个众所周知女作家,参加过左联,在救亡运动些宣言上有她署名,其作品有明显进步倾向。即如本书结尾就有战争来源于私有制社会,要消灭战争,首先要反对私有制度之议论,其政治倾向是非常明确。然而就在她发表本书二年后,她毫无顾虑地隔绝切进步朋友,服从组织分配打入日伪文化界公开活动。她忍受种种误会与辱骂。及至日本投降后她撤往苏北新四军,据说也曾为这段历史引起怀疑与审查云云。
关露原名胡楣,其妹即李剑华爱人胡绣枫。据吴老云,关露是情报系统党员干部,四十年代曾奉命去见过李士群云云。以上史料是《新文学史料》刊载所未道及者,近闲步书店购得此集,提笔记之,聊表悼念之忱。
九八五年月四日灯下
关露于九三二年加入“左联”,同年入党,九三九年经王安娜介绍给刘少文见面,同年冬被派去香港同廖承志、潘汉年见面,后者要她回沪到汪伪机关做策反工作,对外界不得为“汉*”身份有所辩解,她服从组织决定,接受任务工作到九四年底,然后再调去《女声》杂志社。
[《潘汉年传》/尹骐]
……潘汉年又叮嘱她(引注:关露)说:“千万要记住,你在那里只能用耳朵和眼睛,不要用嘴巴。”又说:“今后要有人说你是汉*,你可不要辩护,要是辩护就糟。”关露点点头说:“不辩护。”……[4]
九四三年八月,关露作为汪伪妇女界作者代表去日本出席“第二届大东亚文学者代表大会”,直在该刊工作,坚持到抗日战争胜利为止。九四五年十月,国民党欲以“汉*罪”起诉她(也清楚她曾参加“左联”),组织上调她去解放区,安排在新华社范长江处工作,不久即遭遇“汉*罪”隔离审查,就此得患精神分裂症,愈后在建设大学、华北大学任教。九五五年受潘汉年案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