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四十多岁,师长还健在,所以依然是晚生。当年读研究生时,老师对说,你国学底子不行,就发回愤,从四书到二程、朱子乱看通。读书是从小说读起,然后读四书;做人是从知青做起,然后做学生。这样次序想来是有问题。虽然如此,看古书时还是有些古怪感慨,值得敝帚自珍。读完《论语》闭目细思,觉得孔子经常本正经地说些大实话,是个挺可爱老天真,自己那几个学生老挂在嘴上,说这个能干啥,那个能干啥,像老太太数落孙子样,很亲切。老先生有时候也鬼头鬼脑,那就是“子见南子”那回。出来以后就大呼小叫,口咬定自己没“犯色”。总来说,喜欢他,要是生在春秋,定上他那里念书,因为那儿有种“匹克威克俱乐部”气氛。至于他见解,也就般,没有什特别让人佩服地方。至于他特别强调礼,以为和“文化g,m”里搞那些仪式差不多,什早请示晚汇报,都经历过,没什大意思。对于幼稚人也许必不可少,但对有文化成年人就是种负担。不过,上孔老夫子学,就是奔那种气氛而去,不想在那里长什学问。
《孟子》也看过,觉得孟子甚偏执,表面上体面,其实心底有股邪火。比方说,他提到墨子、杨朱,“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如此立论,已然不是个绅士作为。至于他思想,点都不赞成。有论家说他思维缜密,看法恰恰相反。他基本方法是推己及人,有时候及不人,就说人家是禽兽、小人;这股凶巴巴恶狠狠劲头实在不讨人喜欢。至于说到修辞,承认他是把好手,别方面就没什。点都不喜欢他,如果生在春秋,见面也不和他握手。就这读过孔、孟,用老师话来说,就如“春风过驴耳”。这些感慨也只是招得老师生气,所以是晚生。
假如有人说,如此立论,是崇洋媚外,缺少民族感情,这是不能承认。但承认自己很佩服法拉第,因为给两个线圈根铁棍子,让去发现电磁感应,是发现不出来。牛顿、莱布尼兹,特别是爱因斯坦,你都不能不佩服,因为人家想出东西完全在你能力之外。这些人有种惊世骇俗思索能力,为孔孟所无。按照现代标准,孔孟所言“仁义”啦,“中庸”啦,虽然是些好话,但似乎都用不着特殊思维能力就能想出来,琢磨得过分,还有点肉麻。这方面有个例子:记不清二程里哪程,有次盯着刚出壳鸭雏使劲看。别人问他看什,他说,看到毛茸茸鸭雏,才体会到圣人所说“仁”真意。这个想法里有让人感动地方,不过仔细体会,也没什不起东西在内。毛茸茸鸭子虽然好看,但再怎看也是只鸭子。再说,圣人提出“仁”,还得让后人看鸭子才能明白,起码是词不达意。虽然这样想,但不缺少民族感情。因为虽然不佩服孔孟,但佩服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劳动人民发明做豆腐,这是想象不出来。
还看过朱熹书,因为本科是学理工,对他“格物”论述看得特别仔细。朱子用阴阳五行就可以格尽天下万物,虽然阴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