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们再继续走下去,到某点时,们就再也看不见火光。此时火光已消失在黑夜中。在这片黑暗之中,们看不见任何事物,看不见任何形体或影子。
你可以想象真实世界就像这样堆野火。发出熊熊火光是“上帝”,火光照射不到黑暗之处则是构成人与动物冷冷物质。最接近上帝是那些永恒观念。它们是所有造物据以做成根本形式。而人灵魂则是那飞散“火花”。大自然每处或多或少都受到这神圣之光照耀。们在所有生物中都可以见到这种光,就连朵玫瑰或株风铃草也不例外。离上帝最远则是那些泥土、水与石头。
意思是说:世间存在每样事物都有这种神秘神圣之光。们可以看到它在向
人要“离群索居”。们也许可以将他“花园”比做时下些公社。们这个时代确实也有许多人离开社会,前往某处去寻求“避风港湾”。
在伊比鸠鲁之后,许多伊比鸠鲁学派人士逐渐沉溺于自放纵。他们格言是“今朝有酒今朝醉”。Epicurean这个字如今已具有贬意,被人们用来形容那些专门追求享乐人。
新柏拉图派哲学
们已经解犬儒学派、斯多葛学派及伊比鸠鲁学派与苏格拉底哲学渊源。当然这些学派也采纳若干苏格拉底之前哲学家——如赫拉克里特斯与德谟克里特斯等人——学说。
然而,末期最令人瞩目哲学学派主要仍是受到柏拉图学说启发,因此们称之为新柏拉图派哲学。
新柏拉图派哲学最重要人物是普罗汀(Plotinus,约公元205年~27O年)。他早年在亚力山卓研读哲学,后来在罗马定居;当时,亚力山卓成为希腊哲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交会点已经有好几百年。普罗汀从那儿将他“救赎论”(doctrineofsalvation)带到罗马。此学说后来成为基督教劲敌。不过,新柏拉图派哲学对基督教神学也具有很大影响力。
苏菲,你还记得柏拉图理型论吗?你应该记得他将宇宙分为理型世界与感官世界。这表示他将肉体与灵魂区分得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人乃成为二元造物:们身体就像感官世界,所有事物般是由尘与土所构成,但们灵魂却是不朽。早在粕拉图之前,许多希腊人就已经持此观念,而亚洲人也有类似看法。普罗汀对这点相当熟悉。
普罗汀认为,世界横跨两极。端是他称为“上帝”神圣之光,另端则是完全黑暗,接受不到任何来自上帝亮光。不过,普罗汀观点是:这个黑暗世界其实并不存在,它只是缺乏亮光照射而已。世间存在只有上帝。就像光线会逐渐变弱,终至于熄灭样,世间也有个角落是神圣之光无法普照。
根据普罗汀说法,灵魂受到此神圣之光照耀,而物质则位于并不真正存在黑暗世界,至于自然界形式则微微受到神圣之光照射。
让们想象夜晚升起堆野火景象。此时,火花四散,火光将黑夜照亮。从好几英里外望过来,火光清晰可见。但如果们再走远些,就只能看到小点亮光,就像黑暗中远处灯笼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