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因为将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这样用功方法,对苏东坡将来大有好处,因为每当他向皇帝进谏或替皇帝草拟圣旨之际,或在引用历史往例之时,他决不会茫无头绪,就如同现代律师之引用判例般。再者,在抄书之时,他正好可以练习书法。
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此种抄写工作自不可免,但是在苏东坡时,书籍印刷早已约有百年之久。胶泥活字印刷术是由个普通商人毕升所发明。方法是把种特别胶泥做成单个字,字刻好之后,胶泥变硬;然后把这些字摆在涂有层树胶金属盘子上,字板按行排好之后,将胶加热,用片平正金属板压在那些排好字板上,使各字面完全平正。印书完毕之后,再将树胶加热,各字板便从金属盘上很容易脱落下来,予以清洗,下次再用。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当时科举考试有其固定规矩形式。就像现代哲学博士论文样。当年那种考试,要符合某些标准,须要下过某等苦工夫,要有记住事实好记忆力,当然还要般正常智力。智力与创造力过高时,对考中反是障碍,并非有利。好多有才气作家,像词人秦少游,竟而直考不中。苏洵失败,其弱点十之八九在作诗上。诗考试,须要有相当艺术雅趣,措词相当精巧工稳,而苏洵则主要重视思想观念。因为读书人除去教书之外,仕途是唯荣耀成功之路,父亲名落孙山而归,必然是懊恼颓丧。
晚辈高声朗读经典,老辈倚床而听,抑扬顿挫清脆悦耳声音,老辈认为是人生大乐事。这样,父亲可以校正儿子读音错误,因初学者读经典,自然有好多困难。就好像欧阳修和后来苏东坡都那样倚床听儿子读书,现在苏洵也同样倚床听他两个儿子悦耳读书声,他两眼注视着天花板,其心情大概正如个猎人射最后箭而未能将鹿射中,仿佛搭上新箭,令儿子再射样。孩子目光和朗朗之声使父亲相信他们猎取功名必然成功,父亲因而恢复希望,受伤荣誉心便不药而愈。这时两个青年儿子,在熟记经史,在优秀书法上,恐怕已经胜过乃父,而雏风清于老风声。后来,苏东坡个学生曾经说,苏洵天赋较高,但是为人子苏东坡,在学术思想上,却比他父亲更渊博。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若因此对儿子高中还不能坚信不疑,那他才是天下大痴呆呢。说这话并非对做父亲有何不敬,因为他以纯粹而雅正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乃至国家盛衰隆替之道,们并非不知。
对苏东坡万幸是,他父亲向坚持文章醇朴风格,力诫当时流行华美靡丽习气;因为后来年轻学子晋京赶考之时,礼部尚书与礼部主试欧阳修,都决心发动项改革文风运动,便藉着那个机会,把只耽溺于雕琢文句卖弄词藻华美靡丽之文学子,全不录取。所谓华美靡丽风格,可以说就是堆砌艰深难解之词藻与晦涩罕见典故,以求文章之美。在此等文章里,很难找到两行朴质自然句子。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