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花莲,路上在找教堂打尖,她习惯选基督教布教所。帕吉鲁问,为什不住基督哥哥家(天主教)。那是她习惯,并没有非得这样。她教他怎分辨台湾基督教堂与天主教堂,免得他找错:天主教教堂比较高耸,常见彩绘玻璃,十字架四边都有小花边;基督教反之,尤其十字架不会出现受难耶稣雕像,因为基督徒相信耶稣已复活。
结果,捅大篓子,他们有次住在嘉义某教堂,牧师无意间吐露圣坛墙上十字架是自中东进口,材质是建造挪亚方舟“歌斐木”。半夜,帕吉鲁偷爬起来,攀上那副3公尺大十字架研究。这吓坏位常住教会、半夜心感圣灵而出来祷告姊妹,看见十字架“多”耶稣圣体。她闭眼尖叫,张眼看,十字架已空,因为帕吉鲁趁机跳下来藏在布道台。这件事闹得很大,第二天涌入更多人来瞻仰十字架。
古阿霞说,她气得说不出话,这分明是帕吉鲁搞鬼。他不承认。于是,她惩罚性地不帮助他推那台载满书与伐木箱脚踏车。帕吉鲁牵车四十几公里,到彰化,随便找个教堂,倒下休息,古阿霞说这是天主教堂,她不住。等她吃完晚餐回来,却发生大事,原来有个顽皮小孩在累得摊手睡去帕吉鲁四周画上十字架,像是耶稣殉难,几个教友跑来瞧,看见脚踏车上堆满物品,车头挂十字架。他们从缄默帕吉鲁身上问不出答案,猜测他在“苦路”修行──这是耶路撒冷西北方安东尼堡到加尔瓦略山之间蹇路,耶稣曾背沉重十字架走过──帕吉鲁累得点头,像是说你说对。于是教友在第二天响应,有人帮忙背书,有人背十字架前导,群人浩浩荡荡送到台北为止。他们最后绕过北台湾,坐船回花莲。
“在船上吐晕,直到有人帮挤青春痘才痛醒来,花莲到。”古阿霞捉着帕吉鲁瘫软手,说,“闻到花莲味道。”
笑声四起,布鲁瓦笑得很凶,大家猛嗅花莲空气,只有鼻涕虫窸窣爬过鼻腔声音。沉默两分钟仍无人说话,赵天民吵着要古阿霞继续说下去。
古阿霞会说下去,这些故事不是为大家讲,是为帕吉鲁。
她说,她曾有段流沙生活,那是在花莲中华路旁小巷里头,平日在餐厅帮忙,其余时间躲在梯间下仓库读书,她有三本借书证,两本用别人名字办理,每两个月便写满借书证记录。她在钨丝灯光下,读光半座县立图书馆书,把脑筋动到救国团、警察局图书室,所有借过书都沾到仓库面粉味道。她趁下午三点餐厅不忙时,到半小时路程外图书馆借,有个她称为“踢炭(teatime)桑”阿婆,屡屡相逢,没有说过话,相遇时点头。
有回踢炭桑忍不住问,你真看完每本书?古阿霞不只看完,闻便知道看过没。踢炭桑不信,拿几本书测试她。古阿霞闭眼闻,说这本有,那本没有,然后抽出书封底借书单核对姓名,都对。因为借阅过书都有面粉味。踢炭桑大为惊叹,说她家有堆书终于可送给古阿霞。
古阿霞婉拒,她房间太小,只能摆下她自己。过半个月,她没见到踢炭桑,心急跟图书馆管理员说老婆婆出事,循着借书证登录地址找。那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