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或者不太方便数据受到忽略。更多考察队相继启程,观察日蚀,以验证爱因斯坦预测:1922年在澳大利亚,1929年在苏门答腊,1936年在苏联,以及1947年在巴西。直到五十年代,由于射电天体测量学发展,实验证明才提供无可争议证据,而事实上,这多年实践努力并无多大意义。从二十年代开始,广义相对论就被写入教科书。它整体影响力无比强大,形式异常完美,令人无法抗拒。
于是,逶迤叙事让位于形式美学,艺术如此,科学亦然。整个晚上都在敲打键盘。已经花太多时间在爱因斯坦上,现在正在绞尽脑汁寻找另个例子,以证明种理论是由于其形式精致而被人接受。对论证越是信心不足,键盘就敲打得越快。从自己过去经验中,找到个反面例子——量子电动力学。这次,科学家们首先进行大量实验证明,以建立关于电子和光系列观点,然而那个理论,特别是迪拉克[2]提出原始模型,却迟迟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因为里面存在着矛盾,存在不平衡。简而言之,这个理论缺乏魅力,粗糙不精,就像支唱走调歌曲。丑陋东西终究是难以被人接受。
连续忙活三个小时,写下两千字,本想举出第三例,但开始有些精力不济。把稿子打印出来,放在膝上,定睛阅览。如此微不足道推论,如此牵强附会例证,竟然让全身心投入这长时间,着实令愕然。反例从字里行间下子涌出来。能炮制出什证据来证明,狄更斯、司各特、特罗洛普、萨克雷[3]等人小说曾经影响过任何部科学理论著作上哪怕个逗号呢?不仅如此,所使用例证都大大地跑题。在拿十九世纪生命科学(那只在书房里耍诡计狗)和二十世纪硬科学进行比较。仅在关于维多利亚时期物理学和化学年鉴记录里,就有无法穷尽卓越理论,里面没有点倾向于叙事成分。而从二十世纪科学或者伪科学思想中诞生典型产物又究竟是什呢?人类学、精神分析学——像这样学科,编起故事来简直是肆无忌惮。弗洛伊德使用最高级说书技巧和名守卫庙宇祭司所具备全部管辖艺术,来证明他理论全部建立在科学真实性而非伪造能力之上。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那些行为主义者和社会学家情况又如何呢?那情形就像群穿白大褂巴尔扎克举横扫大学院系和实验室。
用纸夹将十二页文稿固定好,在手里掂掂分量。刚刚写下这些东西并不真实,都不是为追求真理而写。它们不是科学,而是新闻报道,发表在杂志里新闻报道,其最终评判标准在于可读性。把这些文稿拿在手里摇晃着,想给自己更多慰藉。已经有效地转移注意力,可以再根据反证写出另外篇内容连贯文章(二十世纪见证叙事在科学文献中汇总,云云),而且无论如何,这只是份初稿,在周左右时间里,还可以重写嘛。把文稿往桌上扔,就在它们落在桌面上时候,在这天里,第二次听见身后传来那种地板嘎吱作响声音。有人就在身后。
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