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云说,,你要求太高。事实上也不太清楚你在说些什。
她说,再等等。等不到也没有关系。
上午在店里抄写心经。有陌生女子进来,她站起来接应,不贴近不多言语,在旁边静候。她判断对方偶然路过,只
。晚上九点歇业,坐地铁回家。
她知道自己旦决定做什,会把事情做好。有审美,知觉敏锐,性情敏感,善于体会对方需求。只是不愿重复母亲曾经悲剧,所以隐匿度日,微小自处,但求过清净日子。
清高不是后天熏习,是天性。她即便过着极为普通生活,见到比自己穷苦人不嫌弃。见到比自己有身份人不谄媚。不喜欢点头哈腰说些讨人喜欢话,不对人撒娇。有时她好像不知道什是危险,对事物期待和妄念很少,因此也很少恐惧。胆子大,跟随直觉,会做些离经叛道轻率事情。
换任何个女人像她这般任性尝试,结局定很惨。奇怪是,她哪怕经历再大波折心也是冷静。并且会绝地逢生。
与若云仍有联系。她丈夫未必归家,但他们不离婚,孩子和共有财产涉及到太多麻烦。若云在现实煎熬与困境之中,倒是有所领悟,试图获得身心突破。两年前进入禅修班学习,成为积极灵修参与者,并对热烈介绍。她没有拒绝,尝试跟随若云前往探究竟。
课程在五星级酒店举行,成员主力是中产阶级,同修们头衔多是老总或是董事、影视小明星以及富裕空闲家庭主妇们。几次回合下来,她决定退出。在集体性修行团队催眠气氛之中,方面是彼此组团抚慰与麻醉,另方面,种原始性情绪混杂着依赖、控制、占有、嫉妒产生。仿佛饥渴幼儿,围绕着心目中类似假性母亲上师,嗷嗷待哺。
她看出,人们更愿意主观地神化位上师,赋予对方自想象神通功力和美德。重要是个精神偶像存在,看见他,亲近他,夸耀他,想象他。真正修行恐怕不应只是如此。以她理性与冷静心态,她承认心灵价值重要性,也向往与世俗日常价值有所区分高远而神圣事物。即便是成年人,谁能说自己已然成熟,不是迷途羔羊。但她对集体性抱团确实没有兴趣。
她已知人生变幻之苦,世事脆弱不定,需要更有说服力观察和勘证,靠近切实修行。她需要上师与弟子关系。需要真正精神训练,以便让自己通过学习、实践,在漂浮不定世界保持平衡与稳定。不盲目投入,也不随波逐流,更不依靠偶像与崇拜者之间心理投射。
次上完禅修课,雍容华贵中年上师大腹便便,戴着名牌墨镜,前呼后拥,进入弟子开过来高级轿车。众多人簇拥欢呼,欢喜赞叹,仿佛观摩位好莱坞来国际明星。个交高昂入会费宗教派对,场不明所以狂欢。对于她这样人来说,派对和狂欢没有意义。因为过往她知道自己需要是什。
她坦率告知若云,她不喜欢集体性气氛,也做不到不经过考证就与某人建立起精神关系。她说,认为真正师父与弟子之间关系,是心心相印。这甚至不是种上下关系,而是种无二无别关系。这两者之间相印所产生能量,胜过其他形式世俗关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