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笑笑,却顾不上和他说话。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被这本印刷拙劣自费书吸引。原来钱老先生,是用章回体方式,写掌故旧事。网上这篇文章,确有下文,为第三十二话:花迹梦影皆无痕。
这话里,提到许多与“七大名庵”过往甚密,都是民
她看眼,点点头。
轻轻皱皱眉,问,这文章是你写?
她回答说,不是,是太爷爷写。帮他输入、上传。这老还要赶时髦,开博客,那时天天逼着打没人看流水账。
“太爷爷?”深吸口气,想起这篇发表于八年前文章,点击数只有“35”。说,可不可以拜望下老人家。
她用很奇怪眼光看眼,说,他老人家,早就下去“卖咸鸭蛋”啦。就是好奇得很,点解他死这久,还有人会“拜读”。
。唯知己,魂断于乱,后杳然于世间。无可考,足叹息。
到这儿忽然结尾,让措手不及,隐隐觉得还有下文。这时两个管理员,推着车档案路过,边说着白话聊天。于是问,在哪里可以找到般若庵资料。两个人对望眼,口中道,唔知哦。问,那药师庵呢,大虾细虾什。
那年纪大些,诧异地打量,说,看你人后生,怎会问起这个,当年“开师姑厅”,多半都不在。
更茫然,师姑厅?
他促狭地眨下眼,说,对,都是你爷爷辈风流事喽。们这儿可没有,该去问那些“老羊牯”。
心里阵黯然。这姑娘打开双肩包,从里头拿出本书,递给说,拿着,这个可能对你有用。网上文章,都是这里头。
接过来,是本印得很粗糙书,上面影影绰绰是个“三羊开泰”轮廓。书名是行书写《羊城钩沉》,作者“钱其志”,应该就是“越秀俚叟”真身。
很认真地道谢,问姑娘怎把书还给她。
她摆摆手说,不用不用,送你啦。这本自费书妈看见就来气。们家还多着呢,用你们文人话说,叫“汗牛充栋”。要多少有多少。
晚上,在酒店里翻这书。五举山伯,用很钦佩口气对说,要不师父说,读书这事,是长在根上呢。今天看那些报纸,头晕脑涨,到现在还没缓过来,你倒还能读得进去。
想会儿,又打开那篇博客文章,登录,给那个叫“越秀俚叟”人留言。不清楚,他是不是所谓“老羊牯”,但直觉告诉,他可能会知道些事。言辞极为客气。称他为前辈,说拜读他大作,自己在做个研究项目,不知能否当面请教。谁知他竟很快回留言,只三个字:“在哪见?”
说,在广图。
他又回两个字,“等。”
不禁有些惊讶。大概是他文章太过咬文嚼字,忽然变得这简洁,让人还真不习惯。留下手机号码。
只过十分钟,就接到电话,竟然是个女人声音。走到图书馆门口,东张西望,只看到个周身牛仔装年轻姑娘。她正在咀嚼,忽然鼓腮帮,慢慢吹出个大泡。看得入神,“啪”地炸,吓跳。她娴熟地将泡泡糖舔进嘴巴,继续咀嚼。犹豫下,还是走近她,问,你是“越秀俚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