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年教书生活,突然进入个z.府机构作公务员,好像从个安然自适梦土遭到流放。即使在那个不把“生涯规画”挂在嘴上年代,也是大大断裂。现实考虑之外,内心只有个确切安慰:真可以将台湾文学用英文介绍给西方世界。直盼望有高人着手,如今竟意外地轮到自己接受挑战,也评比创办中兴外文系更加艰难。
初到台北舟山路国立编译馆上班日子,变得非常脆弱,坐在挂着“人文社会组主任室”办公室里,有时会有中兴大学人来,他们拜访曾经担任中兴大学教务长王天民馆长,也会过来看看,毕竟也在那儿十三年啊!即使是当年不熟识人走进来,都会热泪盈眶,总是要很努力才能不让别人看到眼泪。想念台中纯朴街巷,宽广校园中友善师生,宿舍前面延绵到山边稻田,风过时,稻浪如海涛般起伏……
面对全新生活环境。唯方法是稳下心来,开始解新工作。
第件事是拟定英译计划,首先要找到合作人。幸运是邀请到名诗人兼中英译者余光中、师大教授吴奚真、政大教授何欣、台大外文系教授李达三(JohnJ.Deeney),合组五人编译小组。吴、何二位在重庆时代是《时与潮》主力编辑,李达三在美籍教授中最早研究比较文学,对中国文学亦有深入研究,在台大教英国文学史。他们都对这套英译选集计划很有兴趣,非常乐意合作出力。
自九七三年二月起,们五人每星期二下午聚会。先定诗、散文、小说三个领域,然后选文、选译者。漫长审稿讨论,无数评读,直到定稿,将近两年时间。每篇每字斟酌推敲而后决定。在无数个午后认真和谐讨论中,终于完成千多页《中国现代文学选集》(AnAnthologyofContemrporyChineseLiterature)初版定稿,九七五年由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发行。对欧洲及美国汉学家而言,这是第套比校完整充实地介绍中国现代文学创作英译本。自从九四九年播迁来台,台湾文学作家得以在大陆政治文化铁幕之外,延续中国文学传统,创造出值得传诵作品,好似开扇窗子。
作品年代横跨九四九年至九七四年之间,选录台湾出版现代诗、散文和短篇小说,约七十万字。在《中国现代文学选集·前言》对这二十五年文学概况作说明:
台湾自光复以来,由于中华民族聪慧勤奋,各方面成就,在全世界睽睽注视之下得到应有肯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是个创深痛巨世界,种种兴衰浮沉激荡都深深影响台湾千多万人思想和生活方式。们割舍、怀念、挫折、奋斗和成就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题材,使它能不断地拓展领域,加深内涵,后世治中国史人会作公平判断。二十世纪后半叶文学不仅在此延续,而且由于处于开放社会台湾作家们在思想深度和技巧上努力,已使中国文学主流更加波澜壮阔。
认为,促进文学创作在台湾蓬勃发展原因甚多,其中最重要是教育普及和提高。随之而来是强烈文化使命感。由于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