泞弯曲,直通向层层密林之中。
小川要拍摄是两个开理发店女人(之前就已经约好),起初以为是发廊,他们说是普通理发店,这部纪录片讲述普通人生活,那语气似乎发廊女不属于普通人。面包车停在影剧院门口,觉得自己在片场有点碍事,便走到停车地方,海燕正捧着本书在读。看眼,是奥斯汀《曼斯菲尔德庄园》。走到影剧院台阶上,门锁着,向里张望。这时,海燕说,那电影院已经关。问她是不是本地人,回答说不是,曾经路过这里。她放下书望着,脸上浮现丝笑意。
没有读过奥斯汀小说,因此无从谈起。海燕问喜欢谁小说,提到托马斯·沃尔夫、博尔赫斯、福克纳这些名字(实际上也仅仅是普通喜欢而已,觉得他们写得不错),然而她对于二十世纪作家似乎并不熟悉,又问道,有没有喜欢女作家。说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算个,对,不是美国那个菲茨杰拉德,是英国,拿过布克奖,她曾经是记者,晚年才开始写小说;以及还有,美国南方女作家安·波特,她出过个中译本《灰色马,灰色骑手》。海燕说,她最喜欢小说是《呼啸山庄》。
这是第次来到煤矿,与想象中相反,它是寂静,只能听到山涧湍流声。上午光还算不错,天空有大朵云被风吹移,有时遮住太阳,密林拂过层阴影,像海燕脸上笑容。
吃午饭就在街边小饭馆,两个理发店女人和们起,矮胖较老那个是姑母,年轻是侄女,两人都是县城人。很想知道她们为什来到这个地方,要知道无论发廊女还是理发师都青睐闹市,而这里并不繁华,人们愁苦气质中缺乏必要欢乐成分,和所认识重庆人大相径庭。然而,没有问出口,部分原因是她们在纪录片中涉及就是这个问题,姑母想留在这里(稳定生意),侄女想去市区(正待开发大城市),不能影响纪录片人物情绪和思路;另部分原因是,姑母在饭桌上谈到命运。她说切命运使然,人去哪里,留在哪里,任凭命运决定。这是赤贫者独有论调,或者说,这种论调里带有赤贫者基因。
两个女人在饭桌上继续有句没句地说着,也许是过度注意她们半真不假争执,姑母忽然对说:她(指是侄女)没有学会理发,去城里大概只能做洗头妹。侄女闻言反驳道:你也不会,你把人剃成秃子。说完站起来就走。这时,小川向解释,真正理发师并不是她俩,而是死去姑父,三个月前肺癌晚期。小川在拍摄是家没有理发师理发店。心想这故事真是他妈无聊死,为此跑那远,疯?
下午时,仍然在街上闲逛。海燕问是不是感到乏味,整天看着溪流和紧闭大门破旧影院。说,不会,对固定风景有种职业性适应。海燕很聪明,说:对,小川提起过你做过仓库管理员。说:也可能来自更久远生活吧。们两人站在岸边,望着低处不断翻涌水花,忽然同时变得沉默,仿佛是等待着云层阴影覆盖,仿佛彼此认识好多年。这也是奇怪念头。过好久,海燕问:没有理发师理发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