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蓉起初还装出认真聆听样子,听着听着,不耐烦。她说:“学生会干部终究也是学生。是学生,你也是学生。你是结婚
九七八年年底,“天安门事件”得到彻底平反。周蓉次年也考上北大。周家两个曾经学习拔尖儿女,终于先后迎来他们人生大好春光。
秉义始终关心妹妹命运,“天安门事件”平反,他也料到妹妹和自己样,肯定要圆大学梦。妹妹也成北大中文系学生,却给他莫大惊喜。他不无埋怨地说:“你看你,已经在北大,你何必也考到北大来呢?”
周蓉笑道:“北大是专为你们男人办大学呀?许你考来,怎就不许考来?”
秉义说:“你这叫抬杠。在最近封信里问你打算考什大学,你回信中明明写是尚未决定!咱俩在同所大学不好吧?”
周蓉喜滋滋地说:“给你回信寄出没几天就决定呀!兄妹俩在同所大学,感觉蛮好,就是冲你在北大才考来嘛!”
是当过副省长点儿关系也没有。
九七七年,高考刚恢复,秉义就考上大学。没有任何悬念,报名,考试,顺顺当当地考上,而且是北京大学。
只不过考前面临些状况。那正是全国知青大返城年代,是先返城把户口落回到A市再参加高考,还是直接从兵团报名参加高考,他犹豫过。师教育处处长开导他说:你不管从哪儿考上大学,户口便又成集体户口,毕业时把你分到哪儿没准,所以你考前户口落在哪儿没什实际意义。不如安心在师里复习,直接从师里考吧。他觉得人家说得有道理,就没返城。
考前,师长与他谈过次话。师长说:“将来要回军区,所有现役军人都将撤回军区。军区有个内部文件,允许各师带走几名优秀知青干部,军队也需要充实新鲜血液嘛,跟走吧。你岳父政治问题,肯定不再是问题。”
周秉义第二次放弃成为军队干部选择。
秉义沉下脸道:“谈话态度认真点儿行不?”
周蓉见哥哥不高兴,这才郑重解释说,她那位诗人丈夫冯化成也平反,已早她两个月回到北京。
“难道你不希望俩都在北京吗?虽然考清华也没问题,但兴趣在中文,所以就往北大考呗!哎,哥,考到北大来你又凭什不高兴呢?摆得出正当理由吗?”周蓉转守为攻。
她说要当中国女性别林斯基或车尔尼雪夫斯基。
秉义听说妹夫已经平反,又回到北京,这才替妹妹高兴起来。接着,他想尽番哥哥义务,嘱咐妹妹怎样做名优秀生。
刘少奇冤案还没平反,妻子郝冬梅父亲已被证实死在狱中,也尚未有结论,这让他在人生重大抉择面前做不到心无旁骛。何况,上大学始终是他夙愿。
他如愿以偿地成北大历史系名大龄学子,那年他二十九岁,系里有些学弟学妹才十八九岁。他成名副其实“老大哥”。
不久,同学们都看出他真像老大哥样照顾大家。第二年,他被推选为系学生会主席。
周秉义依然故地待人友善,助人为乐,行事低调,在同学中享有很高声誉。
九七九年新学期开始不久天,妹妹周蓉突然出现在他面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