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也看到,当直接表达意愿以后,别人并没有对表示不满,也没有产生冲突,相反,他们更重视。
渐渐,内心错误假设也随之改变。
总结下,这节课们讲怎设计行为,来验证内心假设。
说起来,行为测验其实挺有趣,它就像带着份地图去旅行。旅行总是要去看别处风景。
当们去做些不样事时,其实们也是去免疫系统之外、重大假设之外世界旅行。这其实是种更加深刻,更加有意义旅行。
也许你会觉得,这并不是什不起挑战,但是对个总是说“好”人,其实也很有难度。
当提出要求时,编辑说:“陈老师,们不是说好吗,为什要改呢?”
说:“不喜欢。”
编辑说:“时间来不及。”
想想说:“这样,想请你们负责人来看看,帮想个名字。”
画个心理免疫X光片。
当看到第三栏,也就是抱怨好处时,发现,是在用背后抱怨方式,强化需要,同时在防止冲突和矛盾。
很少直接向别人提请求和需要,因为很怕别人拒绝,伤面子。可是,又有这样需要。
所以抱怨,就变成折衷方案。
隐含在行为背后,是重大假设:如果直接表达不满,说明很苛刻,别人就不会喜欢;如果直接提要求,别人很可能会拒绝,就会引发冲突。
下节课,们来继续讲行为改变,讲讲如何利用环境线索来推动改变。
们下节课见。
编辑想半天,说:“那好。”
第二天,那个负责人跟联系,说:“陈老师,昨天看你稿子看到两点多。确实觉得原来那个题目是不够牛,想些牛题目。”
这个行为测验,带给些新领悟:如果你觉得重要东西,你就要去争取,而不是背后抱怨。
哪怕时间很紧,也要坚持自己想法,因为自己东西,只有你自己认真对待,别人才会认真对待。你在背后抱怨,就是把责任推卸给别人。
所以现在,每当想要抱怨时候,都会先想想:有什需要没有直接表达,是不是坚持自己意见。
所以,想设计个行为测验:直接提出要求,而不是在背后抱怨。
恰好那段时间,在做个节目。他们给这个节目取个很媚俗名字,很不喜欢。
可是,编辑说:“陈老师,现在市场都需要这样标题,直接、有用。”
原来跟编辑争论过,她坚持,就答应。按以往做法,就会放弃,又在背后抱怨。
现在,想做点不样。想再次提出要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