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权利和特权。他们二人都是受过良好教育贵族,依靠阿尔宾娜家里寄来钱度日,他们先是激起乌拉尔斯克许多居民嫉妒,后来是仇恨。“对他们来说,妻子是个谜。”米加尔斯基回忆。“他们不能理解,这个人怎会在离开家乡时舍弃她在那里享有所有乐趣和特权,就为让她整个世界可以围绕着与有关生活。”这对夫妇在这里忍受着流言蜚语,甚至是直接侮辱。22
阿尔宾娜在1837年夏天怀孕,次年春天她生下个女儿,取名米哈利娜。但是,据米加尔斯基回忆,乌拉尔斯克炎热、潮湿气候是“让人无法忍受,是很多新生儿死亡原因”,“上帝给们饱经沧桑心施以最可怕打击”:米哈利娜只活几个星期。地方当局不允许这对夫妇把他们孩子埋在当地教堂,因为在那时,他们还未考虑到信奉天主教波兰人。这种做法伤害米加尔斯基作为名父亲和名虔诚基督教徒感情,愤慨米加尔斯基决心,这个孩子将来不会被埋葬在俄国,而是在波兰。他小心翼翼地为这具小小尸体做防腐处理,然后把尸体埋在公墓外面。23
米哈利娜去世后,阿尔宾娜请求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皇后允许他们返回加利西亚,或者至少让米加尔斯基从军中退役,这样他们夫妇可以搬到俄国气候不这恶劣地方。她请愿遭到拒绝,米加尔斯基父母请求沙皇赦免米加尔斯基同样无果。就是在那时,米加尔斯基开始酝酿“获得自由”计划。阿尔宾娜同意丈夫想法,认为留在乌拉尔斯克“是对人类自然尊严种侮辱,是种低劣生活方式,是种罪。任何有机会去改变自己命运而没有试着去改变人都是在犯罪。总之,经过充分考虑,们决定逃离俄国”24。行动和人权都是19世纪30年代共和思想核心。这些伦理原则为米加尔斯基决定赋予种超越悲痛返乡愿望政治意义。逃离是种具有波兰爱国主义反抗行为。
在19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确实有大量波兰人逃跑。通常,在他们刚抵达刑罚定居点几个月,弄清楚监禁和强制劳动条件后,他们就逃走。阿兰·罗吉茨基于1835年1月27日抵达伊尔库茨克西北约七十千米处亚历山德罗夫斯克刑罚酿酒厂,3月9日,他逃跑。3月底,列昂·罗曼诺夫斯基抵达伊尔库茨克盐场,5月4日,对他追捕也开始。251835年6月22日夜间,波兰十月起义领导人彼得·维索茨基与来自亚历山德罗夫斯克刑罚酿酒厂六名同志同潜逃,国家反应十分严厉。维索茨基和他同伴只在森林里躲两天便被再次抓获。审讯时,维索茨基同谋供认,他们领导人计划夺取武器,然后和伊尔库茨克盐场波兰流放者同经过印度返回波兰。逃犯携带亚洲和俄国欧洲部分地图似乎证实这种普罗米修斯式野心。现场军事法庭对维索茨基和他同谋量刑较轻,即十六到二十四下鞭打。涅尔琴斯克矿区负责人斯坦尼斯拉夫·列巴尔斯基少将认为这种惩罚不足以起到威慑作用,将刑罚加重为帝国最可怕肉刑之。维索茨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