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比现在小得多,直到义和团运动后它才逐步扩张。这里有祁罗弗洋行和瑞士人经营北京饭店,但仅此而已。遥远而陌生北京是个“艰苦驻地”,但倭讷马上就感到,面前这个国度值得他奉献终生。
他尽情地观赏北京景色,嗅着北京气息。在城门和内城周围,人群熙来攘往,车如流水马如龙;外城则比较杂乱,但仍然热闹非凡。他喜欢街头小贩,喜欢卖陌生食物小摊,从干果、冰碗到烤红薯和糯米藕,所有东西他都喜欢。周期性沙尘,bao使人睁不开眼,让他深受其害;下雨时积水、盛夏里高温和冬天刺骨寒风使他苦不堪言。
两年译员实习期满后,倭讷开始在不同岗位上任职,坚定地沿着外交界等级阶梯向上攀登。他在北平公使馆里大法官法庭工作段时间,随后在广州待年,在天津待两年,又在澳门驻留几年。然后他休假回国,在中殿律师学院[38]进修,取得专业律师资格,从而为他出任领事铺平道路。回到中国后,他得到提拔,从较小通商口岸做起——年在杭州,年在罗星塔[39],年在琼州(琼州位于孤悬海外潮湿热带岛屿海南岛上)。之后他在东京湾驻留几年。
然后他更进步,代表英国官方主持新通商口岸——不起眼江门——开放。随后又回英格兰休假年。作为回报,他被任命为驻九江领事,九江是个繁忙茶叶贸易港,他在那里工作四年。
在上述职业生涯中,倭讷直单身。然而,在45岁那年,他终于遇到未来妻子。
格拉迪斯·尼娜·雷文肖时年23岁,出身于个古老而富有英国家族。她于1886年生于布莱顿,在家里四姐妹中排行第二。她父亲查尔斯·威瑟斯·雷文肖(CharlesWithersRavenshaw)中校系出名门,是位老派大英帝国英雄,曾供职于著名东印度公司印度政治部[40]和大英帝国驻印军队,经历过第二次阿富汗战争。他所在部队曾在坎大哈(Kandahar)激战,占领过喀布尔。他也是前英国驻尼泊尔公使、优秀运动家和神枪手。倭讷非常崇敬他,形容他是“英国人中佼佼者”。
格拉迪斯·尼娜孩提时代多在野外度过:要是在特纳斯山(TurnersHill)上风景如画某苏塞克斯郡村子,要是在印度境内山间避暑之地。她和家人跟着她父亲辗转于各个任职地——拉杰普塔纳、塞康德拉巴德、波斯湾麦沃尔、迈索尔、库格山区,直到他成为驻瓜廖尔[41]英国公使。后来,他又转任驻尼泊尔公使。在1906年他退休后,他们又举家回到苏塞克斯郡。
格拉迪斯·尼娜是典型英国淑女。她擅长运动,喜欢打网球、溜冰、打高尔夫球,还特别喜欢马,任何跟马有关运动她都爱。她参加苏塞克斯南部丘陵地区赛马,与驻印度英军里年轻人玩马球。她会演奏小提琴和钢琴,会背诗,在语言学习方面也很擅长。她对宗教虔诚只限于敷衍事地去教堂,但对通神学有浓厚兴趣。这门学说当时在英国上层社会女孩间很流行,其奠基人是勃拉瓦茨基(Bla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