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同时立下份遗嘱,其中条款规定,他在过去和将来出版所有书收入,都将以邦比名义代管,由哈德莉来监督。他给哈德莉留下伤,希望邦比能够抚慰。哈德莉是他所知“最善良、最真诚、最可爱人”。
1927年1月27日,哈德莉收到离婚初步判决[115],此时正值《太阳照常升起》即将开始第五次印刷。后来她说,自己当时
浪。这些“苦心经营”迷惘代,把杰克和波莱特当作指引方向北极星,把抗拒常规当作自己精神义务,以醉酒为神圣,无所顾忌地尝试性爱——结局越悲情越好。
纽约是菲茨杰拉德信徒们圣坛,而“迷惘代”首善之区显然是巴黎。《太阳照常升起》追随者很快涌向那里,来到小说中提到咖啡馆和酒吧。老居民开始发现丁戈里冒出新顾客:“年轻美国人,努力模仿着杰克·巴恩斯和他那些‘让们再来杯’朋友。”旅居作家塞缪尔·普特南(SamuelPutnam)回忆说。[111]
如果过去巴黎游客会因为见到詹姆斯·乔伊斯和格特鲁德·斯泰因而惊讶得瞠目结舌,如今他们想看是海明威小说原型人物。有次,凯蒂·坎奈尔在穹顶咖啡馆(LaCoupole)坐着,有个人走上前来惊呼道:“这不是凯蒂·坎奈尔吗!按书里写,你走到哪里都能认出你。”被人揭发曝光经历远不止这次。“这些人上前来打探:‘你果真缠住勒布不放吗?果真拿那多钱,在那种地方,在那段时间,使那些手段吗?’如果有足够钱,能给他们每个人美元,他们也不会缠着几年不放。”[112]
小说上市后那几周,海明威似乎对于它所引发热潮出奇冷静。自己加冕之日就这样到来。他已经开始和柏金斯讨论进步创作计划。首屈指批评家为之狂热,两片大陆上文人没日没夜地谈论他。青年崇拜者会聚成大军,给海明威写来纷纷扬扬信,他也成些女性读者朝思暮想对象。总而言之,他希望达成志向——无论是万众瞩目,还是声名狼藉,他都做到。
可是,海明威私事使他无法从苦闷中脱身,直到哈德莉突然认输。“三个月分离期正式结束。”她在11月中旬封信中写道,信中她没有使用两人通常昵称。[113]
哈德莉通知海明威,应该尽早办完离婚手续,他事业和幸福从此与她无关。切都握在他自己手里——或者说是握在上帝手里。至于邦比,只要他想探望随时都可以去。
“带他出去玩玩,如果你乐意话,”她写道,“这样他就会知道你是他亲生爸爸。”
海明威当即同意。他对哈德莉说,她决定是勇敢、无私、慷慨,他们始终纠缠得像“两个东倒西歪、步伐不稳拳击手,谁也不能给出结束比赛击”。现在哈德莉终于打出这拳,大家都可以舔舐伤口、重归平静。
海明威写封大体心平气和信。信中海明威承认,《太阳照常升起》实际上是他和哈德莉同养育第二个孩子。所以,她理应得到这本书全部稿酬。
“这确是你权利,是你应得。”他说。[114]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