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颠簸,吱嘎有声,却怎也挡不住那些传来、曲调古怪歌声。
公孙泽心头火起,伸手摸下束玉牛韦,想着先生让他以牛韦为组绶寓意,强压下火气。
忍不住问道:“这俚诗,何人所作?当诛!”
路颠簸,公孙泽和友人说几句,就听到远处田里有人唱歌。
曲调很怪,应该都是些乡间俚曲,他本也没有在意。
可虽不在意,却挡不住那些词曲不断地传到他耳中。
他学过《诗》,听出来这俚曲,用是《七月》格局,按月来分,诉说各月生活。
《诗》不是随便个人能学,如果没有先生传授,往往会不解其意。
玉锵鸣也。
这点上,公孙泽也做极好,这是他学三年才学会礼仪。
君子走路时候,不能走快,定要小碎步前行。
走时候,左腿在前时候,身子要前倾;右腿在前时候,身子要后仰。走路时候步伐不可太大,以免露出腿毛;如果没有什特殊情况,不能不佩玉就出门,以免风吹屁屁凉;碎步定要走有节奏,这样才能让玉发出悦耳声响,以有宫商角徵羽之音。
据公孙泽先生说,古时真正君子,走起路来,身上环佩叮当,是可以把百鸟引来。
比如《东门之池》,若是乡间野人,定然以为这是男女之间互相思慕*曲,实则不然。
传诗先生曾讲过,这看起来是*曲,但既然是夫子修后,必然思无邪,这是有寓意。
这是陈国之风,是因为国君荒*无道,所以国人便以此诗,隐喻其中。看上去,是君子思慕淑女,实际上是在劝国君要思慕贤人啊!
公孙泽深以为然,所以不准他土地之下农夫男女唱些俚曲,因为他们不懂其意。
如今好好首女服事乎内,男服事乎外,上以诚爱下,下以忠利上,上下其乐融融《豳风七月》,被改成这番模样,心头不禁大怒。
这点公孙泽自觉自己很难学会,学三年这才学会个士如何走路,顿觉生知也无涯,畅想着古时君子,只有钦佩之情。
他这生,从来都践行君子之道。当初行冠礼时候,君子行冠礼定要带白鹿皮帽子,以示可以征战,奈何他在冠礼之前直没有狩到白鹿皮,由此引为人生第憾事。
缓缓走到马车前,看眼面色大好圉奴,心下也是关心圉奴病情,怎说也有这多年情分。
但想到还有客人,此时若是和圉奴说话,便是怠慢客人。况且边和客人说话,再和圉奴交谈,这是无礼,会让客人觉得自己与圉奴地位相同,这可大大不妥。
士家中并不能有御手,虽说驾车是君子六艺之,但平时君子是不驾车,便由圉奴代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