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竹简上记载?”
“是。”
“既然仁,为何《武成》中有会于牧野、流血漂杵言?既是仁,吊民伐罪,纣王失德,缘何那些人不拱手而降?《成武》中又载,前徒倒戈,以迎王师,既然已经倒戈以迎王师,武王却杀得兴起以致流血漂杵,又怎能说是仁呢?
公孙泽大怒道:“看看,这就是他讲诗?他有什资格将诗?他曲解诗之本意,竟还敢讲给这些孩童听,岂不是惑乱天下?这诗明明是在说女内男外之事。男子狩猎种田、女子纺麻送饭……这……这……这怎能把诗讲成这个样子?”
怒气之下,下车,也顾不得缓步而行礼仪,叫个孩子喊出适,便要当场辩这人无可言语,以正视听,也让这些村野氓夫知道这诗本意。
这乱,顿时引来许多人,也早有人去找适。
待适问清楚这人没有携带弓箭和铜剑之后,咧嘴笑,心中底气也就来,将把石制小匕首藏在衣衫内,慢悠悠地走到外面。
礼不下庶人,况且还是个曲解诗意人,公孙泽也不和适见礼,直接问道:“你有什资格讲诗?这些人又有什资格听诗?当年子曰绘事后素、子夏悟出礼后乎道理,方可闻诗,这些人如何能懂诗中之意?你又是从何处学解诗?是何简文上记载此诗是这解?”
猜测之下,他估计上面写八个字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只不过这字写极简,非是大篆,比划僵硬笔直,他竟从未见过这样写字。
大篆是流通文字,各国文字又各不相同,但纵是这样,公孙泽也没见过本该数百年后才出现汉隶,更别说更加简化后楷书。
正巧这时候个孩子从旁边经过,公孙泽便指着上面八个字问道:“你可识得这字?”
那孩子右手六指,相貌平平,穿破破烂烂显然也是个庶农之子,手中提着个背筐里面装这些狗屎。
此时已经聚集不少人,适看眼身直裾满身玉佩公孙泽,撇撇嘴道:“对简文上理解,就定是对吗?尽信简文,而不加以分辨,只是道听途说便以为得道,那还不如没有简文。”
公孙泽听这话,大笑道:“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说就是你这种人啊!便是墨翟,也不敢说这样话,你又算是什,敢说这样话?”
适心说,这话可不是说。
他也没有直接回答这句话,而是趁着公孙泽情绪激动时候,忽然问道:“你既然觉得竹简上话都是可信,且问你,武王仁乎?”
公孙泽听这话,更加愤怒,心说便是你先生墨翟也不敢说这话啊,当即回骂道:“当然仁。”
公孙泽问过后,那孩子冷冷地看眼他,点头道:“认得。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他也是没想到这种地方会有孩子认字,虽然这字极为奇怪,便又问道:“下面你也会诵?”
孩子点点头,公孙泽又问:“你可知道是什意思?”
那孩子再次点头,冷笑声道:“当然知道啊。适哥哥讲过这诗,就是句话:穿丝绢者、非养蚕人;食肉糜者、非牧羊人;饮醴酒者、非种粟人。个字,苦。两个字,求活。三个字,凭什?”
那孩子说完,施施然离开,留给公孙泽个背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