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天子要有七座宗庙,诸侯有五座,依次递减,普通士有座,其实就是家里个单独小院或间屋子。宗庙里祖宗牌位叫“主”,祭祀活动必须在宗庙里面。别地方不行,祖宗不肯去。那时贵族逃亡,离家时有个重要程序,就是到宗庙跟祖宗告别,送上最后顿饭,向祖宗道歉,说子孙不孝,以后没法按时给您送饭,肚子饿您就忍着点儿。有聪明懂变通,把祖宗牌位装在车上拉走,
9,他没明确说有或者没有鬼神,祭祀时候表现得好像有就可以。
这种态度倒不是孔子独创,而是周人文化传统。商人非常迷信,杀人和牲畜献祭多,用甲骨占卜也非常多。周人灭商以后,总结商人灭亡教训,觉得是他们太依赖神鬼,荒废现实责任。所以周人发展出来套比较理性、务实观念,对神灵祭祀主要是象征性,不指望鬼神直接干预尘世现状。当然,生活中总会有些过于迷信人,但在周人政治传统里,这种人都被人瞧不起。
在孔子之前百来年,曾经有个“神”降临到虢国某地(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带),很可能是当地某人出现被“附体”表现。这消息传到洛阳王室,周惠王问内史(主管王室文献)*员:这是怎回事,该怎处理?
内史说:神降临到人间,是来考察人间统治者“德”,看政治是不是搞得好。陛下平时是怎祭祀上帝,现在就怎派人去祭祀就行。
周王按照内史意见办。这是对神“敬而远之”态度,不指望神给自己办什具体事情。虢国国君就更迷信点,他也派大臣去祭祀这位神,还提出些具体“祈愿”要求,神(被神附体人)很满意,承诺将赐给虢君更多疆土。
虢君这做,就有点违背周人理念。代表他去祭神大臣私下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如今们国君搞各种混乱政策,又迷信鬼神,快要亡国!周王室人听说虢君作为,也都觉得虢要亡。不久,虢国就真被晋国吞并。30
孔子也是周人正统观念,在生活中很少谈到鬼神,“子不语怪、力、乱、神”31。他还说,贤明王者,不会拿自己私人事务去麻烦上帝,王者向上帝献祭,祈求是天下风调雨顺,而不是为自己私人事务。32以此类推,贵族或者普通人祭祀先祖或家里面灶神等小神,也是例行公事,不是为个人某种私事。这和基督教等西方宗教很不样,那些宗教认为,人切活动都在上帝监督之下,任何人有任何生活疑难,都应该向上帝求助,求得指导。
“尸位素餐”来历
神和鬼人都看不到,怎祭祀?后世办法是造神像。从佛教开始,道教和儒家跟着学,都给自己祖师造泥胎镀金圣像,给像献上祭品,烧香磕头。普通人家祭祖宗,造不像,也要画像,都是穿着官服正襟危坐标准像,挂在墙上接受子孙祭祀行礼。但在先秦时代,还没有给神灵造像习惯,考古也很少见到那个时代神像。
没有神像,用什来代表祖宗神灵呢?周人有两个办法:不太隆重祭祀,用写字牌位;隆重,就要用活人代表鬼神,这种人叫“尸”。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