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孔子那时,从周王朝到列国朝廷,都没有成文法典,判案子或者处理纠纷,都是依据不成文所谓“习惯法”——这是现代人说法,古代统称“礼”,内容庞杂包罗万象。但孔子编辑那些成文“礼”都是礼仪类,还没涉及法律,因为孔子并不重视刑法、民法层面法律。
孔子当司寇审判案子,主要依靠前代传下来各种惯例,而且要灵活运用。孔子说过:“审判案件时候,就像当事原告、被告样,把自己放到他们立场去揣摩,才能真正理解案情和双方感受。这工作最高境界,就是让双方都服气,再不会上诉继续闹。”7
很多具体案子,其实是孔子学生替他做前期工作,拟定判决意见,孔子最后签字批准就行。子路干这工作很出色,别看他出身卑微,但很有头脑,处理行政事务
领导,但到孔子这代,特别是阳虎掌权几年,晋国智、赵、中行等六家大贵族寡头争权,政出多门,决策紊乱,卫国君主灵公感觉无所适从,逐渐不服从晋国领导。在孔子50岁时(阳虎失败出逃那年),晋国执政赵简子带军队去和卫灵公会见。赵氏家族原来和卫国关系疏远,赵简子想借这机会给卫国施加压力,让卫灵公老实点。
卫灵公本来也接受这个教训,但晋国方面狂妄得越来越过分。赵简子派手下个叫成何贵族代表晋国,和卫灵公举行盟誓仪式。晋和卫都是出自周王室封国,如今晋国名中下级贵族居然和卫国国君平起平坐,举行神圣仪式,显然过于无礼;事情还远不止此,当双方歃血——向神灵敬献血酒时,成何不让卫灵公和自己同时举杯,伸出只手拽住卫灵公手腕子,双方几乎发生肢体冲突。
卫灵公这时已是在位三十三年老人,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他向卫国大夫们表态说:“寡人无能,羞辱卫国社稷,请各位占卜再选位国君吧!和各位起服务这位新国君。”6
卫灵公这人个性并不嚣张,而是颇为隐忍。而且春秋君主,远不是口含天宪极权至尊,卫灵公没法直接命令贵族大臣们做出重大转向,只能用这种半是哀求、半是要挟方式表态。但卫国这时也没有敢公然无视君主大贵族,于是卫国上层决心彻底和晋国决裂,倒向齐国。
齐景公、卫灵公两个老人拍即合,组成反晋联军,度攻入晋国。
这样,齐、卫、鲁、郑四国正式联合对抗晋国,可以称之为“东方联盟”,因为它核心国家——齐、卫、鲁,都在中原东方,而晋国在西方。
组成这个联盟和晋国对抗,确切地说,是和掌控晋国赵简子、赵简子手下阳虎作对,是孔子在鲁国执政主要事业。
大司寇和春秋法
孔子职务是“大司寇”,理论上说,这是主管治安、刑法、诉讼、劳役犯等系列法律事务最高长官,现在看来,这是个非常庞大司法体系。
孔子春秋时代,列国官僚机器还很不发达,列国朝廷不会直接管理老百姓,都分封给贵族。老百姓不能跟贵族打官司,百姓之间纠纷、案子,都由封主贵族来管,实际是封主任命管家“宰”处理。朝廷大司寇管都是贵族内部纠纷,工作量就小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