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绝不可以如此漫不经心。当时采集者必须永远保持警觉、专心意。走在森林里寻找蘑菇时候,要注意地面是否有小小凸起,还要注意草丛中是否发出细微声音,以免有蛇躲在那里。等到发现可食用蘑菇,还要极其小心地试尝下,以免吃到有毒菌类。但到现代富裕社会,人类不再需要如此敏锐感官意识。们可以边走在超市走道里,边发短信,边在成百上千种食物中随意挑选。这些食物都经过卫生部门安全检验,于是们能够安心食用。但不管们挑什食物,最后都是坐在某个屏幕前边狼吞虎咽,边收着电子邮件或看着电视,全然不会注意食物究竟味道如何。
扎克伯格说,脸谱网致力于“持续改进们工具,让人们能够分享自己体验”。但们真正需要,可能是好好感受下自己体验。以“分享体验”之名,现代人对自己理解常常是从别人观点出发。发生什有趣事,脸谱网用户就会下意识地拿出智能手机,拍照、发帖、等着有人点赞。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几乎不会注意自己到底有何感受。事实上,他们感受越来越来自网络上响应。
人类旦与身体、感官和真实环境越来越疏离,很可能就会感觉孤单、迷失方向。很多权威评论人士把这种疏离感归咎于宗教和国家凝聚力式微,但或许和你身体失去联系才是更重要原因。曾有几百万年时间,人类没有宗教,也没有国家,但还是过得开开心心,所以在21世纪应该也不成问题。然而旦与身体失去联系,日子就肯定无法过得开心。只要你在自己身体里感觉不自在,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可能自在。
到目前为止,脸谱网商业模式都是鼓励用户花更多时间待在线上,就算这需要减少线下活动时间和精力也在所不惜。脸谱网能否找出新商业模式,鼓励用户只有在真正需要时候才上网,平常则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自己所处真实环境,以及自己身体和感官上吗?脸谱网股东又会怎样看待这种模式?[谷歌前员工、科技哲学家特里斯坦·哈里斯(TristanHarris)最近就提出这样种替代模式构想,同时提出项指标,让人们看看是否把“时间用得有意义”。]
在线关系毕竟有其局限性,扎克伯格想要解决社会两极分化问题所用方法也就跟着受限。扎克伯格有点说得对:只是把众人联系起来,让他们聆听不同意见,还不足以解决社会分歧,因为“相反论点文章,实际上会让人觉得其他观点非族类,反而会强化两极分化”。因此扎克伯格认为,“改善对话最佳方式,可能就是要认识对方整个人,而不是只知道对方意见。对此,脸谱网义不容辞。如果们能用彼此共同点——运动队、电视节目、兴趣爱好——建立起关系,那针对彼此意见不同地方再做讨论就会更容易”。
然而,要认识“整个人”实在非常困难,得花上许多时间,还需要直接、实质性交流。前文提过,智人能够真正有深交人,般不超过150个。理想情况下,建立社群不再是场零和博弈,人类可以同时觉得自己属于几个不同群体。不幸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