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批奖谕。既而商英又奏:“臣不揆荒浅,辄进《瑞禾图》、《宋大雅》十有三章,以形容陛下太平之高躅。”
——《宋会要辑稿》1110年九月二十七日记载
在宫廷生活中,皇帝本人以及前来觐见人需要进行各种各样表演。比较简单是些人们基本上习以为常日常礼仪,而礼乐表演与宗教礼仪要复杂得多,不仅受各种风俗习惯影响,还要遵循《礼记》、《周记》这些经典中原则。然而,尽管受到传统重重限制,但对如何改进与提高这些礼仪表演,大致仍有些创造想象空间。重返古代巅峰固然能够带来很多声望,针对古时礼仪和礼乐实践,却并不存在统理解,甚至连应该效仿过去哪段时期也无定论:是效仿孔子曾经称赞、并在《周礼》中详尽描述周朝早期,还是应当把目标设定为与黄帝、尧、舜、禹等上古圣王同样卓越呢?此外,仅可追溯到唐代传统是否值得继承呢?
本章并非要对徽宗朝继承或改进传统所有方式进行全面分析,而是挑选三个例子,每个例子都能表现徽宗在继承传统方面独特之处。追摹上古激励着徽宗命人铸造套九鼎,并着手改革宫廷乐制,尽管这似乎与直觉相悖,但使宫廷礼乐保持新鲜活力最好方式之,就是尽力让它们回归原始朴质。与奏报和庆祝祥瑞事件相关大部分传统都形成于相对晚近历史(汉唐)。这些传统为展现个人才能与创造力提供极大空间,也为那些旨在证明个人政治效忠表演搭建政治舞台。
大晟乐
音乐直是大多宫廷礼仪组成部分。在郊祭中,不仅要有支演奏乐队,还要有班男性舞者。在庄严祭祀仪式中演奏音乐比较严肃和保守,而在宴会和其他娱乐场合演奏音乐则更能接受新曲调和音乐风格。但不论哪种,都为宫廷辉煌壮丽增色不少。
儒家经典认为,音乐有好有坏。好音乐引人向上,有助于社会和谐,粗俗、诱惑音乐则会使人走向放荡。《礼记·乐记》称,音乐能够“同民心而出治道”,《周礼》将音乐力量延伸到整个宇宙,认为“以礼乐合天地之化、百物之产,以事鬼神、以谐万民、以致百物”。[1]在这种思想下,统治者采取最重要行动之就是建立适当乐制。
1102年,徽宗提出乐制改革,此时,他其实是在做件之前许多统治者都做过事情。徽宗注意到当时宫廷中演奏音乐存在些缺陷:乐器过于破旧,或音调调得太高;很多乐师是临时招募,对音乐并不熟悉,也不能照谱演奏;乐部*员总是对乐理进行无休止、毫无用处辩论。徽宗要求在全国寻找乐师,这些乐师音乐知识应当通过老师传授获得,而不是通过书本学得。[2]
蔡京推荐已经九十多岁魏汉津作为音乐专家。据宋代些史料记载,魏汉津是名方士,能够借助神秘力量创造奇迹。魏汉津在宫廷内引起骚动,些主管乐制*员试图反对他观点,但魏汉津并未退让,他在1104年向徽宗呈递份奏疏,建议重新制定乐律。他追溯历史上校准律管变化,直从传说中伏羲到夏朝创始人、圣王大禹。根据魏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