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这个事例告诉们个更令人吃惊现实:不在5点半后工作。
把这种坚持叫作固定日程生产力。因为确定个坚定目标,在某个固定时间后不再工作,然后在工作中寻找提高产出策略以达成目标。现在快乐地实行固定日程生产力已经有6年,专注于有生产效率深度工作,是职业生活中个人努力重要部分。通过下文介绍,将努力说服你也采用这个策略。
在展示固定日程生产力之前,请允许先做说明,按照传统智慧,所在学术圈里,这种策略应该是失败。教授——尤其是新晋升教授——日程安排应该是没日没夜、没有周末苦行僧般生活。举个例子,们来探讨位年轻计算机科学教授篇博文,姑且称该教授为“汤姆”。汤姆写于2014年冬天这篇博文中,粘贴当时某天在办公室待12个小时日程表。日程表包括5个不同会议和3个小时“行政事务”。他说行政事务包括“处理海量电子邮件、填写烦琐表格、编辑会议纪要、谋划未来会议”。根据他本人统计,12个小时中,只有个半小时是在进行“真正”工作,也就是他所定义可以使自己向着“拿得出手研究”进步工作。难怪汤姆会被逼着在正常工作日之外工作。“已经接受在周末工作现实,”他在另篇博文里总结,“没有几个年轻老师可以避免这种命运。”
虽然晚上不工作,周末偶尔工作,但是在2011年秋天抵达乔治城和2014年秋天开始写作本书之间这段时间里,已经发表大约20篇专业论文。此外还赢得两个竞争激烈奖项,出版本(非学术)书,并且将要写完另本(也就是当前这本)。所有这些成果都因躲过那些令人疲惫不堪日程安排——全世界“汤姆”认为是必需那种日程。
如何解释这个矛盾?们可以从篇2013年广泛传播文章中找到很有说服力答案。该文章作者拉蒂卡·纳帕尔(RadhikaNagpal)是斯坦佛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弗雷德·卡夫利奖获得者,她在自己专业领域比走得更远,成就比更高。纳帕尔在开篇说终身教授所承受压力大部分是自施加:“可怕数学和可怕数据包围着R1大学(研究型大学)终身教员。”接着她又解释自己是如何决定抛弃传统智慧转而坚持“刻意……做些能够保持幸福感事情”。这种努力使纳帕尔“极大地”享受获得终身教职之前生活。
纳帕尔用几个例子详述这些努力,其中种策略听起来十分耳熟。纳帕尔说,在她学术生涯初期,发现自己试图把早7点到深夜每点空闲时间都塞满工作(因为她有孩子,那段时间——尤其是晚上——变得支离破碎)。没多久她就发现这种策略没有可持续性,于是给自己设定每周50个小时工作时间上限,然后再来看有哪些规则和习惯可以帮助她完成这个目标。换句话来说,纳帕尔实行固定日程生产力。
们知道这种策略没有影响到她学术生涯,她按部就班地拿到终身教职,三年后又成正教授(非常不起飞跃)。她是如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