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兴海和晁化指军宿卫军是最早赶来支援军,他们从京城出发时候,匈奴人入关消息还没有传来,是皇后向杨奉建议,京城局势渐稳,多给皇帝派些可信之人。
蔡兴海和晁化早就急切地想要发起进攻,可麾下士兵只有两千,数量太少,冯世礼根本不听两人请求,每次都是同样回答:“如果不能举击溃匈奴人,贸然进攻,只会害死陛下。”
这话说得没错,蔡兴海与晁化却不能干等,他们与卓如鹤想法不谋而合:虽说前方就是陷阱,可是总得有人主动跳进去,以向天下人证明,皇帝仍然得到支持,如此来,匈奴人才会觉得皇帝有价值,坚持围而不攻策略。
这两人完全不解匈奴人内部矛盾,更不知道匈奴右贤王急需个借口攻打晋城。
就这样,蔡兴海与晁化说服三千多名将士跟随他们出战,做好必亡准备,怎也没料到,居然能够路杀到晋城之下。
留在马邑城等匈奴人进攻,比较稳妥,但是形势不等人,万晋城在此期间被攻破,谁也负不起责任。
最关键是,在马邑城内没有能做主大将,钦差卓如鹤有机会统率全军,可是没等圣旨到来,他就率领支军队入关救驾,结果兵败被俘。
辟远侯张印带兵最多,而且在皇帝圣旨中指明由他指挥塞外军队,可张印指挥不动,他口吃、他职位都是硬伤,南军向来狂傲,不愿服从他命令,心想要入关与匈奴人决战,边塞军队来源复杂,多达二十路,更是各有想法。
张印只能向朝廷求助,希望能忙派来位大将。
朝中已经没有品级够高大将,只能派出礼部尚书和位将军同行,绕路前往马邑城,可是这两人也没想好该怎做。
匈奴人料到,右贤王终于能够以围歼为名,进攻小小晋城,至于大单于整体战略,他听不懂,也不在乎。
京城杨奉和申明志,也不知该如何调动塞外这支楚军。
这时邓粹正在路上策马狂奔,夜里休息时候,还要听怀中美人倾诉——他句也听不懂,但是总能立刻猜出对方情绪,给予相应安抚,令美人欣慰不已。
晋城百里之外还有支楚军。
冯世礼率领万五千名北军驻扎在处寨子里,他曾向使者表示绝不后退半步,但是在坚守数日之后,他还是趁匈奴围歼支援军时,率兵后撤数十里,入住座更坚固关隘。
后方援军不停赶来,但是数量从未超过三万,冯世礼仍然不敢进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