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通过定方式给予贷款,以资扶持。(6)发展邮政。(7)以海关管理方法清理厘卡。
值得提是,袁世凯这两个条陈,都是着眼于实际提出些有力措施,并没有提到时人动辄倡言“以夷制夷”等小聪明方式;或者幻想通过《万国公法》来限制列强扩张等。在袁世凯看来,甲午战败后中国,同列强已无平等可言,无公法可据,谈不上真正睦邻和可靠外援,只有正视现实,依靠自己,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才有真正主权和领土完整,否则很容易在别国利益争夺和妥协中被牺牲。
有人曾评价说:就袁世凯这两件条陈而言,可以看出,袁世凯无论是对国际局势分析,还是改革方案设立,都比当时京官显得有远见卓识,变法道理也讲得头头是道,极具说服力。相比较当时些建言,可以说,几乎没有人能达到这样水平,甚至包括康有为、梁启超在内。曾有人将袁世凯当时主张和康有为改革主张作比较,分析说:袁世凯改革侧重于地方,而康有为直幻想从中央开始,从可能性上来说,康有为主张很难付诸实施。从对朝廷老臣勋旧态度来看,袁世凯主张怀柔对待,妥善安排,不激化矛盾;而康有为对此却非常鲁莽,“杀二品以上阻挠新法大臣二人,则新法行矣”。相比较而言,以实行政治方法来说,康有为就显得幼稚得多,容易使改革产生对立面。从动机上看,袁世凯新政措施,明显地站在国家立场上,没有个人谋私利色彩;而康有为主张,很多都含有个人目,比如在些机构设置上等,个人目性非常明确。
袁世凯上书翁同alt,后来有人认为,那是因为袁世凯看到李鸿章受冷落,自己失去靠山,所以急切地想寻找个新主子,便以上书方式去接近翁同alt。这样评价,怎都有点太聪明意味。中国史书评价,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这样聪明之处,聪明得就像本本兵书,随处都埋藏着杀机和陷阱。对作为朝廷命官,同时又跟甲午战争爆发有着很大干系袁世凯来说,在清国遭受日本重创情况下,向朝廷表明自己想法和立场,迫切地希望自己国家富强起来,那是最自然不过。至于上书翁同alt,那也是让皇帝阅示唯路径。至于个人恩怨和派系,在国家大事面前,也可以暂时放在边。因此,袁世凯通过翁同alt对光绪上书,完全没有必要考虑得过于细致。只不过这两次上书让袁世凯感到失望是,他意见并没有引起军机大臣、帝师翁同alt重视。也许,对于直在传统框架里思索翁同alt来说,袁世凯意见显得过于生猛,也很难付诸实施。
不过这段时间袁世凯积极表现,还真引起赋闲贤良寺李鸿章不快。有天,袁世凯来到李鸿章住所看望,闲聊之际,袁世凯安慰李鸿章,如果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不也很好?敏感李鸿章不高兴,在他看来,袁世凯分明是想替翁同alt当说客,劝李鸿章出让清廷最高级别文华殿大学士位置。没等袁世凯说完,李鸿章气不打处来,大声呵斥道:
慰廷,尔乃来为翁叔平作说客耶?他汲汲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