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几日,这首太白楼会宴名诗,就喧传在长江两岸士女口上。
九二二年十月二十日午前
(原载九二三年二月日《创造》季刊第卷第四期)
[1]王渔洋,清初诗人。——作者注
柔和肥胖朱笥河笑问他们说:
“你们诗做好没有?”
洪稚存含着微笑摇头说:
“是闭门觅句陈无已。”
万事不肯让人黄仲则,就抢着笑说:
“却做好。”
朱笥河看他这种少年好胜形状,就笑着说:
“你若是做这样快,就替你磨墨,你写出来吧。”
黄仲则本来是和朱笥河说说笑话,但等得朱笥河把墨磨好,横轴摊开来时候,他也不得不写。他拿起笔来,往墨池里扫几扫,就模模糊糊写下去:
红霞片海上来,照楼上华筵开,倾觞绿酒忽复尽,楼中谪仙安在哉!谪仙之楼楼百尺,笥河夫子文章伯,风流仿佛楼中人,千百年来此客。是日江上彤云开,天门淡扫双蛾眉,江从慈母矶边转,潮到燃犀亭下回。青山对面客气舞,彼此青莲抔土,若论七尺归蓬蒿,此楼作客山是主。若论醉月来江滨,此楼作主山作宾,长星动摇若无色,未必常作人间魂。身后苍凉尽如此,俯仰悲歌亦徒尔!杯底空余今古愁,眼前忽尽东南美。高会题诗最上头,姓名未死重山邱,请将诗卷掷江水,定不与江东向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