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茶楼酒肆说书先生们说得尽兴,且说完大多还会再提嘴:靖安侯府小小姐姿容出挑、品行端方、才情出众。幸而及时与令国公府退亲,不然便是明珠蒙尘,白白糟作践!
大显设御史台纠察百官,御史们“风闻弹人”,本就是没事儿也要给你找点事儿参上本存在。这大个把柄递上来,可以说是直接包揽众御史月课。
御史言官们连着参令国公三日,连带着令国公府二三四五房在朝为官者,有个算个,谁都没能跑。
原本说破天也不过是治家不严,私德有亏,算不上什能拿上台面讨论正事儿。
架不住三日连参,折子满天飞,成康帝光是听人给他读折子,都被迫记住令国公府众姨娘庶子外室私情。
令国公与二房老爷新纳小姨娘通*;
令国公夫人出嫁之前与三房老爷两情相悦,因三房老爷无法袭爵,李氏逼不得已,只能含恨嫁给如今令国公!
说书先生们口径致,说得那叫个有名有姓,有板有眼。
令国公府彻底炸锅!
平日大家子住在起,难免有些龃龉,但出府,他们还是同心协力家人。
。
这种本能梁子宣有,令国公也有。所以即便家中闹得如此难堪,令国公这家之主也始终不闻不问,仿佛这些事情都与他没有半分干系,他不愿管,也管不。
可这世上祸事,从不是你不插手,就与你无关。
珠儿事将家中闹得天翻地覆还没闹出个结果,没过两日,京中茶馆忽然间又流传起他们令国公府内宅密辛。
老令国公去世后,因老夫人健在,直未曾分家。
第四日上朝时,御史出列首参又是令国公。
成康帝听到半便打断,不胜其烦道:“朕既
来老夫人健在,谁也不愿主动提起分家担不孝罪名;二来几房各有所长,都需借势。大家至少能维持住表面和睦。
谁知这回,几房人是半点体面都不要,吵嚷打骂,乱作团,势要将新仇旧怨翻出来起清算,毫无半分高门大户簪缨世家该有礼仪风范。
外头原本对说书先生们所说之事将信将疑,毕竟上下嘴皮子碰也没个证据,哪能说是什便是什,全当听个乐呵。然令国公府这番下意识反应却做不得假。
尤其是三房老爷太太不睦已久,夫妻关系十分冷淡,如今知晓自家老爷和大嫂在成亲之前还有那段旧情,再想起平日些不甚寻常蛛丝马迹,三房太太气疯,闹回娘家非要和离,也算是将令国公府这大家子污糟事儿坐个十成十。
其实京中勋爵世家众多,家家都有那几件不可为外人所道之秘。但闹得像令国公府这般满城风雨、街头巷尾众人皆知,还真没有第二家。
老夫人偏爱长子,早年便逼着老令国公为无甚才德现任令国公请封世子。
其实真论为官之能、处世之能,现任令国公远不如其二弟三弟,甚至都不如另两位庶出弟弟。
如今五房划为二府并居,中有扇月洞门相通,人多且杂,本就是锅烂粥,便也酿出不少烂事儿。
这回京中茶馆大肆传开令国公府内宅密辛,五房愣是房不缺,整整齐齐地烂到块儿。
其中最令人震惊两件事便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