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考试过去,发榜,没考上士子们满腹牢骚,议论很多。被说得最多是考上举人安徽青年方章钺,可能与主考大人是远亲,即所谓“联宗”吧,理应回避,不回避就有可能作弊。
落第考生这些道听途说被位*员听到,就到顺治皇帝那里奏本。顺治皇帝闻奏后立即下旨,正副主考并革职,把那位考生方章钺捉来严审。
这位安徽考生父亲叫方拱乾,也在朝中做着官,上奏说们家从来没有与主考大人联过宗,联宗之说是误传,因此用不着回避,以前几届也考过,朝廷可以调查。
本来这是件很容易调查清楚事情,但麻烦是,皇帝已经表态,而且已把两个主考革职,如果真没有联过宗,皇帝脸往哪儿搁?
因此朝廷上下口咬定,你们两家定联过宗,不可能不联宗,没理由不联宗,为什不联宗?不联宗才怪呢!既然肯定联过宗,那就应该在子弟考试时回避,不回避就是
远亲,可能根本没见过当事人,他们亲族关系要通过老辈曲曲折折比画才能勉强理清,现在却股脑儿都被赶到这儿。在统治者看来,中国人都不是个人,只是长在家族大树上叶子,片叶子看不顺眼,证明从根上就不好,于是棵大树连根儿拔掉。看“株连”这两个字原始含义就是这样来。
树上叶子那多,不知哪片会出事而祸及自己,更不知自己举动什时候会危害到整棵大树,于是只能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此这般,中国怎还会有独立个体意识呢?
们也见过很多心底明白而行动窝囊人物:有事,他们如果按心底所想再坚持下,就坚持出人格来;但皱眉想妻儿老小、亲戚朋友,也就立即改变主意。既然大树上没有片叶子敢于面对风吹拂、露浸润、霜飘洒,那,整个树林也便成没有风声鸟声死林。
三
常常设想,那些当事人在东北流放地遇见以前从来没有听见过、这次却因自己而罹难远房亲戚,该会说什话?有何种表情?而那些远房亲戚又会做什反应?
当事人极其内疚是毫无疑问,但光内疚够吗?而且内疚什呢?他或许会解释下案情,但他真能搞得清自己案情吗?
能说清自己案情是流放者中那部分真正反清斗士。还有部分属于宫廷内部钩心斗角失败者,他们大体也说得清自己流放原因。最说不清楚是那些文人,不小心沾上文字狱、科场案,夜之间成犯人,与大群受株连者起跌跌撞撞地发配到东北来,他们大半搞不清自己案情。
文字狱无法说清已有很多人写过,不想再说什。科场案是针对科举考试中作弊嫌疑而言,牵涉面更大。
明代以降,特别是清代,壅塞着接二连三所谓科场案,好像鲁迅祖父后来也挨到这类案子——幸好没有全家流放,否则们就没有《阿Q正传》好读。
依看,科场中真作弊有,但是很大部分是被恣意夸大甚至无中生有。例如,六五七年发生过两个著名科场案,被杀、被流放人很多。们不妨选其中较严重个即所谓“南闱科场案”稍稍多看几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