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若是没有合理理由,在年之中未曾参与普法下乡廪生,则要面临惩戒、清退之类处罚。
这种构想,来避免添设官吏,增加朝廷负担;二来也能让秀才们能够学有所用、体察民情,这样日后旦为官,也不易被*人所蒙蔽。
再有就是朝廷对于地方上大事小情,也有额外解渠道,降低地方官吏欺上瞒下可能性。
当然,得利最大还得说是大理寺。
如果这个提案可以实现话,就等于直接将耳目、触角扎入县级、甚至更下面地方政权。
而其中最优秀,则是会被选拔为贡生,进入国子监读书。
孙绍宗想法是,每年春、夏、冬三季,都随机从县学廪生里,选出定数量秀才,在本县范围内,进行长达个月普法宣传。
因为想要考中举人,刑名律法必然是要熟读,而廪生们本就是秀才里佼佼者,所以他们进行普法基本素质,是毋庸置疑。
而之所以略过秋季,是为避开农忙时节,二来也是怕耽误秀才们参加秋闱。
在普法下乡过程中,廪生衣食住行,以及人身安全,皆由当地驿站负责。
或是某些宗教所取代。
如今大周国势强盛【显然是马屁】,倒也未必如何。
可旦国家有难,又或是遭逢连年灾害之际,必然会诱发大乱。
【此处虽然没有明言,但陕甘白莲教叛乱旧事,却正好能够套进去。】
有鉴于此,孙绍宗在奏疏里提议,朝廷应该在另外建立套教化体系,争取将朝廷法度深入田间地头,让每个百姓都知法、畏法,明白触犯朝廷法度下场,以及该如何以朝廷律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更让人心动是,大理寺借此还可以借此,在广大士子中扩大影响力,甚至左右他们前程。
这意味着什?
意味着大理寺可以掌握相当程度舆论导向,而且是全国范围内舆论导向!
想到自己这素来咸鱼大理寺卿,竟也有成为士林魁首机会,魏益都忍不住有些热血沸
期间廪生们只能答疑解惑,不可擅自涉入、仲裁民间诉讼,但可以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而在每个季度普法下乡结束之后,所有廪生都要做出总结,并尝试提出改善建议。
然后具本上奏到该省提刑按察使司,再由提刑按察使司转呈大理寺批阅。
每年秋季,大理寺则要根据上年廪生们呈上来普法总结,进行优劣考评,并下发到各个府县,作为县学年终考评重要参考。
其中表现优异,则可以由大理寺保举,直接升入府学,或者进入国子监读书。
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这套体系,对地方官吏教化职责,以及执掌刑名法度是否公平公正,进行相当程度监督。
其实开始看到这里时候,魏益颇有些不以为意,觉得孙绍宗这纯属是异想天开。
毕竟朝廷现如今,就已经在为冗官冗员事情而反恼,又怎可能在现行制度之外,再另搞套宣扬法度官僚体系?
但孙绍宗接下来构想,却并非是另立什官僚体系,而是利用现有科举制度,来借鸡生蛋。
按照朝廷规定,秀才中成绩相对出色批,会作为廪生进入府、州、县学,并领取定数量补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