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重为9%。(20)若把这些税收与土地转让收入加起来算作“土地财政”总收入,2018年“土地财政”收入相当于地方公共预算收入89%,是名副其实“第二财政”。
土地转让虽然能带来收入,但地方z.府也要负担相关支出,包括征地拆迁补偿和“七通平”等基础性土地开发支出。从近几年数字看,跟土地转让有关支出总体与收入相当,有时甚至比收入还高。2018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为62910亿元,支出则为68167亿元。光看这项,地方z.府还入不敷出。当然地方z.府本来也不是靠卖地赚钱,它真正要是土地开发之后吸引来工商业经济活动。
从时间点上看,大规模土地财政收入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所得税改革后,中央财政进步集权,拿走企业所得税六成。从那以后,地方z.府发展经济方式就从之前“工业化”变成“工业化与城市化”两手抓:方面继续低价供应大量工业用地,招商引资;另方面限制商住用地供给,从不断攀升地价中赚取土地垄断收益。这些年出让城市土地中,工业用地面积约占半,但出让价格极低:2000年每平方米是444元,2018年是820元,只涨85%。而商业用地价格增长4.6倍,住宅用地价格更是猛增7.4倍(图2-5)。
图2-5100个重点城市土地出让季度平均成交价数据来源:万得数据库。
所以商住用地虽然面积上只占出让土地半,但贡献几乎所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因此“土地财政”实质是“房地产财政”。方面,各地都补贴工业用地,大力招商引资,推动制造业迅猛发展;另方面,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大量新增人口涌入经济发达地区,而这些地方住宅用地供给却不足,房价自然飞涨,带动地价飞涨,土地拍卖天价“地王”频出。这其中问题及改革之道,第三章会展开分析。税收、地租与地方z.府竞争
让们后退步,看清楚地方z.府究竟在干什。所谓经济发展,无非就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尽量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而国是个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国家,在经济起步阶段,能利用资源主要就是人力和土地。过去几十年很多重大改革,大都和盘活这两项资源、提高其使用效率有关。与人力相比,土地更容易被资本化,将未来收益股脑变成今天高升地价,为地方z.府所用。所以“土地财政”虽有种种弊端,但确实是过去数年城市化和工业化得以快速推进重要资金来源。
前文说过,地方在招商引资和城市化过程中,会利用手中切资源,所以需要通盘考量税收和土地,平衡税收收入和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以达到总体收入最大化。地方z.府压低工业用地价格,因为工业对经济转型升级带动作用强,能带来增值税和其他税收,还能创造就业。而且工业生产率提升空间大、学习效应强,既能帮助本地实现现代化,也能带动服务业发展,拉动商住用地价格上涨。工业生产上下游链条长,产业集聚和规模经济效果显著,若能发展出特色产业集群(如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