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指事物不具有绝对自性,但并不是虚无主义。事物之所以无,是因为它随缘生灭,缘起则生,缘灭则灭,这便是因果。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缘起都同时具有两层含义:空性和因果。讲无是讲空性,讲无也是讲因果。鉴于很多人在建立无见解时忽略因果问题,所以在文章中特别提到从因果角度理解无。
以上是文章第二部分阐述主要内容。
无是佛教最独特也是最深奥见解。能听闻到无法门是值得庆幸,但对真正寻求解脱人来说,仅在理论上理解无还不够,要彻底解脱痛苦必须证悟无,所以接下来文章第三部分讲到如何在生活中修无。
同样,在生活中修无也要双管齐下,既要体认事物无自性,通过有意识地削弱对自身和外物贪执来减轻痛苦,
人生充满烦恼,但如果能以烦恼为契机去勘悟世间万象本质,从烦恼入手去实现止息烦恼最终目,那这样个充满烦恼人生就是们解脱最好机缘。
因果旦成熟,任何行动都无法阻止果报显现。如果痛苦、尴尬在所难免,们最好让自己有所准备。
导读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
《珍宝人生》,又是篇谈佛法与人生文章。现在这类文章很多,不知道再写这篇又会有多大帮助,但不管怎样,希望它至少不会增添大家困惑。
有人说这种讲道理文章不能太长,长,读者就没耐心读完它,而文章似乎都比较长,看来确颇考验读者毅力。有时也想,要紧话得赶紧在前面说完,留到后半段再说,大概效果要大打折扣。不幸是,这次新年教言结果又是长篇大论。很多人坚持读完,却不明白篇关于疾病启示文章,为什要东拉西扯地说上那多。痛苦、无常、无、因果、菩提心、暇满难得,大圆满外前行主要元素都凑齐,可是元素与元素之间有什关系呢?
本想把这个问题留给读者去思考,很显然大家没有这个时间,只好再写篇小文介绍《珍宝人生》结构和基本思路,希望有导读,大家阅读时能感到轻松些。
文章从最近次生病说起,讲到轮回中痛苦普遍存在。当年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首先演说即是苦谛。痛苦乃轮回生命常态。如果对痛苦没有正确、深入认识,就不会寻求解脱。这是文章第部分内容:苦。
痛苦并非凭空而来。根据佛陀开示,造成痛苦根本原因在于执。要真正止息痛苦,只能从破除执入手。所谓执,是指认为自身以及外部世界都是无需观待条件而绝对和常地存在。事实上,万事万物并不像人们以为那样坚实存在,而是依赖各种内在和外在条件刻不停地生灭,因此不具固有性、恒常性,也就是无和无常。具备无见地之后,经过反复观修、体认,执便会逐渐弱化。
与无相比,无常是更容易理解,也更显而易见。观察无常能令们比较快地体验到无,所以文章接下来先讲无常,再逐渐过渡到无。无含义远比无常深广。释迦牟尼佛二转法轮宣讲四法印时候,也是从诸行无常开始,由无常讲到诸法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