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们布施,通过给予来消除那种贫乏感觉。有人需要食物,如果们有食物,就给他;有人需要衣服、药品、金钱、安慰、关心,如果们能做到,就去帮助。
佛陀住世时,曾经有个小孩来到佛陀面前讨要东西。佛陀说:“你说句‘不要’,就给你。”可是那个小孩害怕说“不要”就得不到东西,怎也不肯说。几次三番讨要后,见佛陀依然坚持,小孩只好勉强说声“不要”,结果立刻得到自己想要东西。
佛陀对身边弟子说:“这个小孩无始以来吝惜成性,别说行动上真放弃,就连嘴上说声‘不要’都从未说过。今天让他说声‘不要’,便是为日后解脱种下点善根。”
从抓取转向舍弃,仿佛是个重大选择,而实际上们别无选择。不管愿不愿意,们生都在失去。
修出离心和菩提心大好机会。它让真切体会到生命脆弱与无常,往往就在你最意想不到时刻,死亡突然降临,说走就走,没有半点通融,再多牵挂也得放下。
由自己病痛,体会到他人痛苦。那个截肢小伙子,那头待宰牦牛,那个在废墟里寻找孩子母亲……他们与不再疏离,他们痛苦,痛苦,原来是相通,原本就是个东西。
这四段经历可以代表人们对痛苦四种态度:
有人希望痛苦尽快结束,结束就会直幸福下去;有人在痛苦同时不忘享乐,痛苦并快乐着;有人虽然不再惧怕痛苦,但痛苦妨碍他修行;有人拥抱痛苦,在痛苦中找到通向自由路途。
最近位弟子跟讲述她次体验:
她因为疏忽而被人利用,深受伤害。如果按照以往经验,出现这大危机,她生活肯定会变得团糟,她定会惊慌失措,拼命想办法报复和弥补。但是这次,她决定逆习惯而行,不急于自责或责怪他人,而是放松下来,让内心保持开放,去深切而清晰地感受那被伤害痛苦。虽然同样会惊慌、压抑、懊悔,但她惊奇地发现自己心里有个柔软东西,那竟是对自己、对伤害她人,对所有人、所有众生份悲悯。
全力以赴、苦心营建生活原来是那样不可靠、不堪击。生平第次,她体悟到出离心。
般情况下,当人们遭受痛苦,尤其是受到伤害时,心量会变得狭小。最好整个人都能缩进个桃核里,以为有坚硬外壳保护会安全些,而实际上这只会使内心更加压抑和僵硬。不如把心打开,让自己,bao露在痛苦中,让那种强烈感受去瓦解心里根深蒂固观念和习惯。这时,们本心,或者它折射出来慈悲心、出离心、世俗菩提心才会有机会显现。
把自己看得太重是们另个顽强习惯。虽然们都知道佛陀教诲——执乃痛苦根源,但回到日常生活中,们依然把什好都留给自己,自以为是,特别在意自己那套,遇到问题就责怪别人。
抓取这个动作暗示着内心恐惧。婴儿初生到这个陌生未知世界,拳头是抓得紧紧。们紧张、害怕时候也都不由自主地握紧拳头。因为们辈子都在担心失去,便辈子都在抓取、囤积,永远缺乏满足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