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初时以势孤力薄,自念远非李自成对手,被迫答应投降。不料他未到北京,就听到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所夺消息,刘宗敏正是李自成麾下第员大将。他大怒之下,又想起自己若投降李自成,定要屈居刘宗敏牛金星(李自成宰相)等人之下,利禄未如己意,夺妾之恨难消,于是遂幡然变计,竟然勾引清兵入关,把李自成军队和南明残余政权都消灭,得到陈圆圆代价是做头号汉*。
李自成在清兵和吴三桂夹击之下,在湖北九宫山战死。但他死后还留下各地农民军四十万之众,由他侄儿李锦率领,因大敌当前,农民军决定和南明z.府合作,南明z.府还曾封李锦军队为“忠贞营”,封李自成妻子高氏为“忠贞夫人”。不过李锦虽和南明z.府合作,却仍是保持独立,仍奉大帅(李自成建国国号)正朔,称李自成为“先帝”,称高氏为“太后”。后来李锦又在湖南战死,军队由李锦养子李来亨率领,转战至四川云南边区,十余万军队都分散藏匿山岭之中。清朝后来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命他管辖云南四川两省,用意之,就是要他对付李自成残部。
(羽生按:李来亨据说是在康熙三年因力竭矢尽,自焚于湖北茅麓山九莲坪,但小说不同历史,而且说不定他是“假死”,因此写他在康熙十二年之后仍然生存。作者姑妄告之,读者姑妄听之可也。)
吴三桂开府昆明之后,也曾屡次派军“进剿”,可是川滇边境,深山大川,地势险峻,李来亨部队又神出鬼没,飘忽如风,因此在明亡之后直成为清廷隐患。
这样僵持,继续十余年。李来亨虽然限于实力,不能出击,吴三桂也不敢深入“剿匪”。这少年书生名唤李思永,是李来亨幼弟,义才武略,出色当行,虽然他不是主帅,名气还在担任主帅哥哥之上。
到康熙十三年,吴三桂为清廷所迫,急图谋反自救,这时想起李自成余部,正是自己背后把尖刀,若然得不到他们谅解就冒昧举兵,他们自山区出,自己就将背腹受敌,因此极为焦虑。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时光,昆明正处在大风,bao前夕,清廷人,西南各省督抚人,平南王、靖南王使者,李来亨部属,各方人都在昆明勾心斗角地活动。吴三桂苦思无计,最后听个谋士之言,厚着面皮,遣使者带信到川滇边区,致函李来亨,要求弃嫌修好。李来亨和手下大将,密议三日,众论纷纭,有说吴三桂是逼死“先帝”(指李自成)大仇人,如何能够合作;有说他既决心抗清,就大可联合致。最后李思永言而决,提出八个大字:“以为主,先外后内。”上句意思是若和吴三桂联合行动,必须自己这边握着主动大权;下句意思是,为先对付满请,不妨把吴三桂旧仇暂抛开边。计策定,李思永不惜亲身冒险,单枪匹马,前往昆明。
书接前文。话说吴三桂见李思永,满面堆欢,连连解释,李思永冷冷说道:“王爷不用多言,们若是记着前仇,今日也不会到此。”
吴三桂拍手作态,连声赞道:“是呀!所以们都佩服李公子度量!今日之事,该先驱逐胡虏出关。”凌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