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①(gender-inflected),阳性和阴性概念被编织进语言本身。所有名词都被分为阳性或阴性。桌子是阴性,但汽车是阳性:lamesaroja(红色桌子),elcocherojo(红色车子)。至于指代人名词,既有男性用语也有女性用语,但标准性别总是阳性。尝试在谷歌中以德语搜索“律师”,结果会出现Anwalt,字面意思是男性律师,但通常被用来统称所有“律师”。如果你想特别指代位女律师,你会说Anwältin(顺带提,和这里样,女性用语往往是男性用语变形,们以这种微妙方式,将女性定位为男性类型偏移——用波伏瓦话来说,就是“他者”)。通用阳性词也可用于指代群人,前提是这群人性别不详,或者这个群体中有男有女。因此,个由100名女教师组成群体,在西班牙语中被称为lasprofesoras——但旦你往里面添加名男教师,这群人突然就变成losprofesores②。这就是默认男性力量。
在性别屈折语言中,通用阳性词仍然普遍存在。招聘广告,尤其是招聘领导职位广告,通常还是以男性形式发布。[30]奥地利最近对领导职位招聘广告中语言进行项研究,结果发现,“男性化”和“性别平等”(同时使用男性和女性用语)语言比例为27比1。[31]欧洲议会认为他们已经找到解决这个问题办法,并且从2008年起就开始建议,在使用性别屈折语言招聘广告结尾加上“(男/女)”。他们想法是,提示女性存在,会让通用阳性用语显得更“公平”。这是个好主意,但没有数据支持。研究人员实际测试它影响,发现通用阳性词本身排斥性影响并未发生变化——这说明收集数据之后再制定政策重要性。[32]
这些关于语言争论对现实世界有什影响吗?可以说,有影响。2012年,世界经济论坛项分析发现,使用性别屈折语言、几乎每句话都带有强烈男性化和女性化概念国家,在性别方面是最不平等。[33]但是这里有个有趣反转:使用无性别语言国家(如匈牙利和芬兰)倒也不是最平等。相反,这荣誉属于第三类国家,也就是使用英语等“自然性别语言”国家。这些语言允许标记性别[女教师(femaleteacher),男护士(malenurse)],但般不将其编入单词本身。该研究作者认为,如果你不以任何方式标记性别,哪怕强调“世界上存在女性”,也无法“纠正”语言中隐藏偏见。简而言之:因为男人存在理所当然,所以在女人完全不被提及时,点出她们存在尤其重要。
人们很容易认为,语言中根深蒂固男性偏见只是旧时代遗留物,事实并非如此。表情符号(emoji)是世界上“发展最快语言”,[34]全世界90%以上网民使用表情符号。[35]这种符号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日本,女性使用得最频繁:[36]78%女性经常使用,相比之下,男性使用率为60%。[3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