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显然,是战争推动常备军建设。今天们可能觉得,个国家有个军队是天经地义事,尤其对于们中国人来说,很难理解个国家怎可以没有军队。别说活人军队,就是死人军队们也有,著名兵马俑不就是这样个给死人陪葬“军队”?
但是在很多国家,历史上却并非如此。在西方封建体制里,军队不是国家,本质上是贵族,只不过时不时“借给”国家用而已。国王因为总是缺钱,也养不起支大规模职业军队。直到美国建国,在制宪会议中,争吵得最激烈话题之,还是要不要建立常备军。在当时很多美国人看来,为什要建“常备”军?打仗时候你召集军队还可以理解,不打仗时候你养支军队干吗?是要镇压老百姓吗?所以,在他们以前政治传统中,国家军队是非常可疑机构。
可是,当战争越来越激烈,这种怀疑就变得越来越奢侈,因为临时起来拼凑军队越来越不管用。开始,各国“制度创新”还不是建立常备军,而是大量使用雇佣军,相当于用市场机制解决兵源问题。比如著名瑞士长矛兵团,那是真正国际战士,谁出钱帮谁,今天帮法国打普鲁士,明天帮普鲁士打法国。但是,慢慢地,国王们发现雇佣兵也不够用,因为战争扩大到定规模后,不再是几百人几千人参战,而是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参战,这时候靠雇佣兵打仗就越来越不现实。为什?因为这个钱烧不起。而且,雇佣兵“人尽可夫”,缺乏政治忠诚,也会影响战斗力——大家想想,如果个士兵打仗时候觉得自己是在保家卫国,他可能会很愿意抛头颅洒热血,“死不旋踵”,但是如果他打仗时候满脑子想是,“对面那个国家会不会出价更高”,他就很容易心猿意马,对不对?
所以,到18世纪末,雇佣军慢慢就被淘汰。更稳定、更庞大、更忠心耿耿常备军登场。蒂利书中有统计,1500年,法国武装士兵只有18,000人,但是到1850年,变成43万人;英国同阶段则是从25,000人变成20万人;俄罗斯士兵则从1600年35,000人变成85万人。常备军出场,可以说是中央集权化最重要步。此前,国王和贵族力量在很大意义上是对称,此后,这种对称性就不复存在。
战争缔造国家机制之二:中央财税机制
战争增强国家能力第二个机制,是促进现代“财政国家”建立。
在封建体制下,老百姓当然也要交各种苛捐杂税,但是,通常而言,他们主要不是交给国王、z.府,而是交给领主、教会。当然,贵族也要向国王交税,但是贵族税基和全民税基,覆盖面不可同日而语。更重要是,贵族谈判能力和普通民众完全不同。贵族有武装、有骑士、有民兵,而国家没有常备军。而且,贵族数量相对少,所以组织成本低,他们联合起来对抗国王难度远远低于农民组织起来对抗国王。
所以,在封建体系下,国王向贵族收税容易吗?当然不容易,基本上是看贵族心情——心情好,就多交点;心情不好,就不交。国王如果不服,还经常被吊打。你们看英国王室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