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方面——虽然也不是很打紧——没有个人想到凑过来看看写东西,这时不时地轻轻打击着自尊(即使被削弱本应是另位比尼奥夫斯基士气)。给巴塞罗那去电话,心情平静些,可还不够。朋友问,他为
64
清晰感在睁眼瞬间荡然无存,中国逻辑反倒羁留在原地。
这便是途中之家。
回忆起几个月前读过篇俄罗斯小说,其中位头发蓬乱匈牙利教授称,如果将那些零散、短暂、无法分辨其来源思想孤立出来看,们就会发现,们是通盘混乱,换言之,疯狂才是们日常。
故事里也提到那位教授学生,“人每天都是神叨叨”这说法让他们喜爱异常。至于那位教授,他不也是此地中国逻辑个中行家?
在们头颅最深处,坐落着那个巨大后院,即大脑后院、野兽后院、动物后院、领土意义上后院,而其中堆放着有恐惧、非理性与杀戮本能。因此们才发明理智,好去抗衡那遍及切虚空浩瀚纷乱——它是如此致命。至少故事里匈牙利教授是这说,而对来讲,每次想起这篇小说总愿相信那位老师是对,这也就意味着他其实不对,可还是信他比较好,因为不然话人可能会游离于自之外,也游离于他房间之外,恰就跟前夜(“未耕”之夜)样,在旷野里度过整晚。
看看表。已经过正午。还是没人打电话。所幸她们没在睡觉做梦时打来,才得以真正休息会儿。过度高昂热情当场就给惹麻烦,朝那几位女招待微笑起来。收效欠佳,这自不用说,最糟是这还为引来注意。在愚蠢行事,而亢奋最终会招致怀疑。必须最大限度地克制自己。切迹象都似在表明:只要没坐在巴塞罗那那张桌后,就自感空虚,好似张被剥下无骨皮囊,晃晃悠悠地寻找着生命。但即便如此仍试图改善局势,把两肘搁上那张位于中餐馆角落放有花瓶小桌,开始佯装在搜寻什可写东西。演得如此投入,以至于真心找起来,最后感觉真有必要谈谈那个俗得不能再俗观点:没有人能两次踏进同条河流。听人讲过无数遍,可没有哪遍能说服。想起,用那个面向公众作家身份是可以在本子上随便涂。就像在讨论那条被人踏入过两次河流似,最终写下:“嗯……”
这玩意儿共写三十遍。出于对德国崇拜(有点觍着脸意思),又发狠把歌德那句话——“什都在这儿,而什也不是”——抄三十遍。
随后,在本子上细致入微地描述到达“未耕”之前踏过那条落叶松叶铺成地毯。这比前两个练习更显“受虐”,因为是完全不同意冗赘刻画,它更属于小说史上其他时代。但琢磨着,在中餐馆那多人注视下写作——哪怕他也跟样名叫比尼奥夫斯基——只能是个平庸作家,因而他定会笃信“描述力量”。这让如此失调(谁都不愿变成个可悲土老帽),以至于而再再而三地对自己说:
“冷静,比尼奥夫斯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