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与人交流,
又因此感到绝望。
20世纪20年代早期,哈佛大学显然笼罩在保守政治氛围之中。奥本海默入学后不久,为限制犹太学生数量,哈佛大学设置限额。(1922年,犹太学生比例已经上升到21%。)1924年,哈佛校报在头版报道,学校前任校长查尔斯·W.艾略特公开宣称越来越多“犹太种族”与基督徒通婚是“令人遗憾”事情。他说,这样婚姻几乎没有什好结果,因为生物学家已经证实犹太人有“遗传优势”,这种婚姻所生孩子“看起来只像犹太人”。而当哈佛大学接收些黑人学生时,A.劳伦斯·洛厄尔校长坚决反对他们和白人学生同住在新生宿舍。
对于这些问题,奥本海默并非不闻不问。事实上,1922年初秋,他加入学生自由社团,该社团成立于3年前,这是个学生讨论政治和时事论坛。在成立初期,该社团就吸引大量听众,演讲者包括自由派记者林肯·斯蒂芬斯、美国劳工联合会塞缪尔·龚帕斯和和平主义者A.J.马斯特。1923年3月,这个社团正式对哈佛大学歧视性招生政策提出抗议。虽然该社团以观点激进著称,但是奥本海默对此并不以为然,他还写信给史密斯说:“这个自由社团愚蠢固执又华而不实。”这是他第次接触政治组织,他在这里觉得
理学家中唯个不喜欢音乐人。”
起初,奥本海默对选择哪条学术道路举棋不定。他修过课程五花八门,包括哲学、法国文学、英语、微积分导论、历史和三门化学课程(定性分析、气体分析和有机化学)。他曾度考虑学建筑学,但是因为他在高中时喜欢希腊语,他也想过成为名古典学者,甚至是名诗人或画家。奥本海默回忆说:“并非在沿着条清晰人生道路前进。”但几个月内,他就选定自己第志向——化学专业。他决心在三年内毕业,但是每个学期最多只能修六门课程。即便如此,每学期他都会设法额外旁听两三门课程。几乎没有社交生活奥本海默把大量时间花在学习上,但是他努力隐藏这事实,因为对他来说有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他才华都是天生。他还读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这部长达3000页经典历史著作,他从头读到尾。他还广泛涉猎法国文学,并开始写诗,其中些诗歌发表在哈佛大学文学杂志《猎犬与号角》上。“当灵感降临时候,”他在给赫伯特·史密斯信中写道,“会记下那些诗句。就像你说那样,它们既不为任何人所作也不适合任何人品鉴,把自渎式宣泄强加给别人是种犯罪。不过会把它们暂时塞进抽屉里,如果你想看话,就寄过去。”就在同年,T.S.艾略特诗作《荒原》出版,奥本海默读之后,马上就与诗人展现荒芜存在主义产生共鸣。他自己诗歌也以悲伤和孤独为主题。他在哈佛大学任职早期,曾写下这样诗句:
破晓向肉身注入欲念,
天光却出卖们,
还有们伤感,
当藏红从天际褪去,
日光又变得荒芜,
当安眠被灼火搅醒,
眼见们又重蹈覆辙,
个个身处个人囚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