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在寻找种世俗中超脱,换句话说,他希望以科学家身份与现实世界打交道,同时又能超然世外。他并不想逃避到个纯粹灵性世界,他在寻找不是宗教信仰,而是内心平静。《薄伽梵歌》中人生哲学似乎正适合个渴望入世又热衷感官享受知识分子。他最喜欢梵文作品之是抒情长诗《云使》,诗中描写爱情远隔千山万水,从裸女膝头直到喜马拉雅山脉山巅。“和赖德起读《云使》,”他在给弗兰克信中写道,“它让人轻松喜悦,沉醉其中……”他也非常喜欢梵语短诗集《三百咏》,其中包含些充满宿命论诗句:
击溃敌人……
掌握所有学问,
还有各门技艺……
你或许无所不能,
可是业力只手就能阻挡切,
只有注定之事才会发生。
与《奥义书》不同,《薄伽梵歌》推崇是种积极入世人生。因此,它符合奥本海默在伦理文化学校接受教育,但两者也存在些重要差异。《薄伽梵歌》里因果报应、命运和世俗责任观念似乎与伦理文化协会人道主义精神不符。阿德勒博士贬斥任何宣扬宿命“历史规律”教义,与之相对,伦理文化运动强调个人意志作用。正是因为不相信宿命论,约翰·洛夫乔伊·埃利奥特才会在曼哈顿下城移民聚居贫民区从事社会工作。《薄伽梵歌》中宿命论之所以对奥本海默有吸引力,或许部分原因是他正在经历次迟来叛逆期,他反抗正是他年轻时接受教育。伊西多·拉比就持这种观点。拉比妻子海伦·纽马克是奥本海默在伦理文化学校同学,拉比后来回忆说:“从与他谈话中,感觉他对学校并没有太深感情。过多伦理文化教育对于那些萌芽状态知识分子可能有害,因为他们希望以更深刻方式解人与人关系及人在宇宙中位置。”
拉比推测,伦理文化学校给年少奥本海默留下遗产已经成为束缚他手脚负担。们永远不可能知道自身行动全部后果,有时甚至良好发心也会导致不良结果。奥本海默熟谙伦理道德,但他又胸有大志、博学多才、充满好奇。就像许多知识分子样,他能充分意识到生活复杂性,也许这反而让他做起事来感觉束手束脚。奥本海默后来对这个困境进行贴切反思:“和所有人样,可以做出决定后就行动,或者也可以反思下动机、个性特点、优点和缺点,以及为何要如此行事。上述因素都在左右们人生,但它们之间显然会发生冲突。”费利克斯·阿德勒在伦理文化学校时就不断对自己“进行自分析和自评估,对人对己,他都采用视同仁高标准”。但是当奥本海默年近三十时,他对这种无休止自反省越来越不耐烦。正如日裔美国历史学家詹姆斯·土屋指出,《薄伽梵歌》为这种心理困境提供种解决方案:投入工作、尽职尽责、严于律己,至于结果不必纠结。奥本海默非常清楚自己行为后果,但是,和阿周那样,他被驱使去履行自己职责。最终责任(和野心)压倒他怀疑,尽管他心中尚存疑虑,但他始终明白是人就会犯错。
1934年6月,奥本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