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月以来,每天都是早就到图书馆,泡就是整天。轮班几个缩微胶片馆管理员也都认识,偶尔休息就会闲聊几句。
他们大概并不清楚执着是为什。问是不是哪个大学教授,摇摇头。又有些胆怯地问是博士生?继续摇头。那或者……般这个时候都会塞给他们新需要报纸胶片索引号。久而久之,他们都知道不愿意回答关于自己社会身份问题,也就不再自找没趣,只聊些家长里短或者做胶片保管有多不易之类。
虽说这家图书馆缩微胶片馆几乎不会有除之外读者光顾,但偶尔会来些学生,据说因为这里藏着些稀奇独特胶片。学生都是博士生,说来也确,估计只有在做博士论文时,才会需要如此大量文献资料来支撑,才会来查阅缩微胶片。并且,他们看上去都笨手笨脚,甚至连如何将胶片安装到缩微胶片阅读机上都不会。明显就是在读硕士时根本没有动过这些东西。
有时候看累胶片,会看看窗外花园,让疲惫干涩眼睛休息下。在休息时候,偶尔管理员会实在忍受不笨乎乎新手,来求帮忙指导。
实际上只是
什时候才能兑现呢,却不大可能找到答案。
这家伙简直就是如同孤芳自赏般任性地写下去。他知道以他科学素养已经甩开当时其他文人几条街距离,但他不知道他文学素养却根本架构不起部长篇小说。
接下来几天里,不断地去图书馆缩微胶片馆查阅卷卷胶片。
即使广寒生《登月球广寒生游记》写得文法不通支离破碎,小说中那个月世界到底是如何建构起来,又是如何生出灰鼠月人,越发地好奇想要搞清楚。
关注文献自然不是连载这部小说《新新日报》。缺失东西,再抱以任何不切实际有关奇迹幻想都是非理性。既然广寒生有相当科学素养,并且从他小说行文中可以看出他对此也是相当引以为豪,那他必然也会在其他科学类报纸上展现自己这项才能。
自命不凡人,是不可能甘于寂寞。
先从传播西方科学最为大众化《万国公报》开始查起。虽然说电子数据库已经相当完备,但怕有遗漏,所以在电脑上检索过“广寒生”“析津广寒生”,都没有搜到任何结果情况下,依然决定自行翻阅原始文献。
以《登月球广寒生游记》开始连载时间九〇五年九月以及其文笔成熟程度来推断,广寒生开始活跃不会早于九〇四年。不过,为保险起见,还是从九〇〇年《万国公报》开始检索。天天地翻过去,月月年年,看到“庚子之乱”也看到“辛丑条约”签订,也看到居里夫人对铀放射性研究看到在美国洛杉矶有人将航拍技术用于商业,但就是没有丁点广寒生痕迹。特别是到九〇五年,看得更加仔细,依然没有。没有他文章,也没有提及这个名字文章。
当然,《万国公报》里找不到并不稀奇。便继续埋头去其他报纸中寻找,《申报》《时报》《清议报》《新闻报》《京话日报》等等都是搜找对象。
寻找,终究是艰辛。个月时间转瞬即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