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写总谱。知道有些作曲家,其中
脑海中闪闪发光切,自己技巧,自己喜欢东西,以前写过旧作:只要它们适合再创作。
这样再正常不过。另方面,音乐历史不会徒然而逝,定会给们留下什。(神情激动)但如果这切只被定义为“重新发现”,或者只是和已有内容相匹配,那不就相当于说直在重复自己,直在写同样音乐?这样孤立推导被设计成唯真实可能,说实话,对此很沮丧。按照这种说法,保存切集体记忆在哪里?又是如何生成呢?
于是有时候会想,创作行为跟创造新事物多少是有些相关,创造只存在于创作者创作需求之后。也许需要这样想法来激励继续前进,承认到现在还是如此。
这些想法在工作过程中时不时冒出来,也许会导致些不那自创作。它们都源自未经检验也无从检验个人发现,也许下秒又被否定,但是至少那刻,这些答案是完全属于,能给动力,让坚持创作。会在那创造之中,在幻觉之中,画下个记号,挣脱切束缚,但是很快,会回到原地看清周围世界。
○所以,你所说创作行为是这样:在历史之中,也许只是个人历史之中,短暂地开辟个空间,只在当时,只在瞬。即使是幻觉,对感受、对行动,也有现实意义。
●创作行为是专注而冷静,是去实现个想法,或者其自身就是个想法,并且同当时当刻密不可分。蒙塔尔多电视剧《马可·波罗》中有首曲子,尤为记忆深刻,开始,只用两个和弦进行创作。级和弦和四级和弦交替出现(Am/C、Dm),营造出单调效果,让联想到某种东方音乐在和声上静默,种沉思气质,和声经常表现为静止,没有去往任何地方意愿。作为对应,在曲子中段部分制造些许变化,独立使用变格终止5。对来说,那是创造刻。到录音阶段,在混音时候偶然发现,创造跟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Shahrazād)有很明显共通之处,尽管那部作品也是对东方世界二次解读。这并非主观期望,但是用跟科萨科夫完全不同论据得到同样结果。
所以觉得让创作顺畅进行是很重要,之后你会发现可能源头或者相似存在。也是因此,尽管创造和再创造看起来是互相对立两种形态,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二者皆真实且成立。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永恒难题——创造和再创造——艺术家才总是被看成个载体,或者个天才,不管在哪种情况下,都被认为比其他人更频繁地接触些神秘能量,不论是内在或是外在,神圣或者灵魂。这种迷信传承至今,但也许就像们说,这样说法绝对有其现实意义,而且直到今天还是暧昧不明,悬而未决。
●载体说法让很想笑,关于天才那些也是。基本上认为自己职业跟手艺人样:当在书房里闭关,在书桌前,通过系列个人、具象、物质性实践,完成创作行为。跟手工制作,模样。
○所以你不用钢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