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理智态度,对曹彰说:“不能这样干啊!没有看见袁氏兄弟内讧事吗?”由于贾逵坚持原则,由于曹植冷静克制,才未在嗣立问题上再生出波折来。后来有人据此认为,曹操可能对立曹丕还是立曹植问题直到临死还有动摇,其实这是不可能。曹操本来就是在经过长期犹疑后才下决心确立曹丕,确立曹丕后,曹丕并没有发生什大过失,而曹植也并没有比以往更好表现,相反倒在此前不久发生过让他率军南救曹仁他却因醉酒而不能受命事情,曹操有什理由到这时还来废立呢?而且明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自己离世肯定会给局势带来不稳定因素,他有什理由到这时候还来添乱呢?退步说,即使他真有废立理由,他也还来得及在病中作出必要安排,至少还可以再下道《遗令》,在人事上作出些必要安排,不可能单让个曹彰来承担这使命。因此,曹操召曹彰,不过是想在临终前再见这个爱子面,即使有什事情要交待,也决不会是关于废立事情。他之所以没有召曹丕,无非是曹丕留守邺城,责任重大,不能轻易让他离开罢。
曹操逝世消息传到邺城,曹丕为之大哭不已。太子中庶子司马孚劝他:“君王晏驾,天下人现在都看着殿下,要依靠殿下。殿下上为宗庙,下为国家,应当节哀,哪里能像个普通人那样去尽孝呢?”曹丕这才止住哭泣。群臣得知曹操去世消息,三五成群,聚在起啼哭不止,司马孚又大声喊道:“现在君王去世,天下震动,应当早立嗣君以镇抚国家,哪能只是个劲地哭呢?”群臣于是止住啼哭。这时有人提出,太子即位,应当等天子诏命。尚书陈矫不同意,说:“君王驾崩在外,天下惶惧。太子应当割哀即位,以维系远近之望。现在有爱子在故去君王身边,万发生什变故,国家就危险!”显然,陈矫是考虑到曹植、曹彰在洛阳可能会给嗣立问题所造成麻烦。大家认为陈矫说得有理,于是立即筹办曹丕即位有关事宜,只花天时间,就将切准备完毕。次日天明,以王后名义下令,曹丕即魏王位。不久,献帝派御史大夫华歆前来下诏,授给曹丕丞相印、绶和魏王玺、绶,并仍命曹丕兼任冀州牧。曹丕于是尊王后为王太后,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至此,曹丕顺利地继承曹操切权力。
在黄门侍郎夏侯尚及司马懿等人陪奉下,曹操灵柩运回邺城,于二月二十三日安葬在邺城西面高陵。曹丕作有哀策文,曹植作有诔文,诔文中写道:
如何不吊,祸钟圣躬。弃离臣子,背世长终。兆民号咷,仰愬上穹。既以约终,令节不衰。既即梓宫,躬御缀衣。玺不存身,唯绋是荷。明器无饰,陶素是嘉。既次西陵,幽闺启路。群臣奉迎,王安厝。
具体描述安葬时情景。“缀衣”,古代装殓死者衣服,形如布袋,边不缝,钉有带子,死者贮内后,系上带子,称为缀衣。“绋”,系官印丝带。曹操下葬时身穿缀衣,玺不存身,表示未藏金玉诸物,只接受绶带;随葬明器没有加工修饰,都是质朴无华陶器。切务从节俭,可见是严格按照曹操《遗令》办事。
十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