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年后,康熙四十三年(1704),张廷玉就被安排去南书房值班,这里是康熙朝决策中心;同年,他还兼任康熙日讲起居注官,负责服侍康熙并记录康熙日常言行。都是康熙钦点。康熙能看中张廷玉这个翰林院小官,极可能是因为以下两点:是因为张廷玉苦学满文,这会让身为满族皇帝康熙有极大好感;二则是因为张廷玉父亲张英在康熙朝始终以老成持重著称,很受康熙器重。两点叠加,才让年纪轻轻张廷玉早早进入南书房,常伴御前。
久居权力中心张廷玉后来仕途也是扎扎实实地步脚印:康熙五十年(1712),升任翰林院修撰;康熙五十四年(1715),升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康熙五十五年(1716),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康熙五十九年(1720),转任刑部左侍郎,这年,张廷玉49岁。
张廷玉为官风格虽然在大体上和他父亲张英如出辙,始终秉承着谨小慎微原则,但张廷玉也时常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自己魄力与决断。
张廷玉:清朝太庙唯汉臣
雍正皇帝生里有过很多大臣。但是在中央,陪伴雍正帝走完整个13年执政周期,其实只有张廷玉人。最终,雍正帝也在遗诏中宣布让张廷玉配享太庙。然而,雍正帝身为清朝皇帝,让张廷玉这位汉臣配享太庙,这在当年还是引发些争议。只能说,或许在雍正眼里,张廷玉才是位大臣最应该有样子。
张廷玉身为汉臣,死后能进清朝太庙,继而受享皇家香火这件事,说起来还是挺奇怪。首先,在清朝配享太庙王公大臣共有26人,其中23人是满人,2人是蒙古贵族,进太庙汉人,就只有张廷玉。不仅如此,在26人中,有23人都是战功赫赫。剩下3人,个是雍正挚爱亲弟、雍正朝“常务副皇帝”老十三怡亲王允祥,另个是晚清时皇族“大咖”、洋务运动主心骨恭亲王奕,最后个,就是张廷玉。
所以,张廷玉配享太庙这件事,从民族上讲,他是汉臣,很特殊;从功绩上讲,他是文官,没有战功,仍旧很特殊。
张廷玉纵横官场,跨越康雍乾三朝,他到底凭什进太庙?又为什说他结局不算善终呢?
、勤学苦干地崛起
张廷玉生于康熙十年(1672)。他父亲张英不但是当时文华殿大学士,而且曾被康熙指定为皇四子胤禛汉学老师。因此,张廷玉从小耳濡目染,他所接受教育,其实都是皇家水平。此外,张廷玉自己科举之路,也可以说非常顺利。
张廷玉16岁中秀才,25岁中举人,29岁中进士。康熙三十九年(1700),29岁张廷玉在考中进士后,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在翰林院学习日子里,与周围人都钻研四书五经不同,张廷玉对满语产生极大兴趣,用他自己话来说就是:
研究清书,几忘寝食。
到康熙四十二年(1703)翰林院散馆考试时,张廷玉凭借着自己御试满文“等第”成绩,升任翰林院检讨。个汉人,考满文考试“等第”,张廷玉学习能力可见斑。并且,张廷玉也因此引起康熙皇帝注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