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连篇累牍登载追忆文章,这场面并不“寂寞”。而鲁迅之所以要这样写,主要是想表明,虽然政学精英纷纷下场纪念章太炎,但相比于这些既得利益者,能否受到大众纪念,特别是受到追求进步青年纪念,才是验证位历史人物是否有时代贡献真正标准。
在这个意义上,鲁迅这篇文章主旨就是想描绘出个不同于当时政学精英所鼓吹章太炎形象,即作为g,m斗士章太炎。他说:“以为先生业绩,留在g,m史上,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他回忆起自己青年时代初读章太炎为《g,m军》所作序,回忆起自己在日本留学期间关注章太炎发表于《民报》上政论文章:“爱看这《民报》,但并非为先生文笔古奥,索解为难,或说佛法,谈‘俱分进化’,是为他和主张保皇梁启超斗争,和‘××’×××斗争,和‘以《红楼梦》为成佛之要道’×××斗争,真是所向披靡,令人神往。”
但是,在鲁迅看来,辛亥g,m之后,章太炎却再周旋于军阀政客之间,“既离民众,渐入颓唐,后来参与投壶,接收馈赠,遂每为论者所不满”。不过即便如此,“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因为章太炎毕竟是位g,m者,在g,m生涯里“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g,m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精神,后生楷范”。鲁迅强调,章太炎最值得人们纪念是他坚韧不拔g,m精神与顽强不屈g,m意志,他g,m事迹置诸今日,仍然堪称青年代榜样。在这个意义上,章太炎不应被遗忘,也不能任由国民党政权既得利益者们曲解。
最后,作为东京时期章门弟子,鲁迅表达自己对章太炎进入民国以后行谊微词,以及不愿与那些借着章太炎名号来为自己脸上贴金同门为伍之心迹。他指出:“g,m之后,先生亦渐为昭示后世计,自藏其锋芒。”“先生遂身衣学术华衮,粹然成为儒宗,执贽愿为弟子者綦众,至于仓皇制《同门录》成册。”鲁迅认为,如果想要让章太炎永远被人们铭记,需要将他g,m事迹广为宣传。在他看来,“战斗文章,乃是先生生中最大,最久业绩,假使未备,以为是应该辑录,校印,使先生和后生相印,活在战斗者心中”。章太炎精神继承人并非高高在上政学精英,而是那些与恶势力作斗争“战斗者”。
鲁迅写完这篇文章不久,又写篇纪念章太炎文章,名为《因太炎先生而想起二三事》。他在其中回忆自己青年时代社会见闻与阅读经历,叙述自己如何萌生推翻清z.府意识。他通过“剪辫子”这颇为形象化举动,表彰章太炎勇于g,m、毅然与清z.府断绝关系事迹。这篇文章其实并未写完,因为两天以后,鲁迅也与世长辞。因此,此文堪称鲁迅绝笔。由此可见,在奄奄息之际,鲁迅念念不忘依然是清末与章太炎起干g,m往事。虽然他后来文化立场与章太炎不无歧异,但对于老师,鲁迅却是十分怀念且尊重。
鲁迅去世之后,全国范围内举行各种悼念活动。其中不乏将他与章太炎放在起来纪念,借此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