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谦恭言辞,实际上字句,都如同重重巴掌,抽在那些多半是良家出身,喜欢鼓吹“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将军们脸上。战绩远远超过你们任何人,但从未要求你们那样特权。
第三,既然不要权贵特权,卫青也拒绝履行权贵义务。秉承战国以来风气,权贵最重要义务就是养士,但卫青对这件事表现得毫无兴趣。何以如此?因为卫青低调宽容而死里逃生苏建,告诉过司马迁原因。
苏建曾向卫青建议说,大将军是天下最尊贵重要职位,但“天下之贤大夫”都不愿意称道您。希望将军您效法古代名将选拔贤者做法,也这样努力吧。卫青显然把苏建当作自己心腹,愿意说几句心底里话:
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附士大夫,招贤绌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
当初魏其侯窦婴、武安侯
部战场却是遭到失败:前将军赵信、右将军苏建部队落单,遭遇匈奴主力,结果赵信投降,而苏建孤身逃回。
怎样处置苏建,引发军中争论。卫青军正和长史都认为苏建在困境中作战十分英勇,能够逃回正是不敢有贰心表现,处死他不但不公平,而且会造成恶劣影响:以后战败人都不会再回来。但议郎周霸认为应该处死苏建。
这场辩论有个有趣之点:军正即军队里执法官,长史则是卫青身边最重要行政人员,这些岗位上人物,通常被认为比较严苛,甚至深文周纳,但这时他们都体贴人情,主张宽容;议郎隶属于郎中令,也就是说周霸并不是卫青僚属,而他另个身份是个儒生,众所周知儒生是鼓吹仁德宽厚,但这里他却表现出极强杀人欲望。周霸是这样说:
自大将军出,未尝斩裨将。今建弃军,可斩以明将军之威。
自从大将军出征以来,还没有斩杀过偏裨将佐,现在苏建抛弃他部下,可以杀他来彰明大将军威严。
也就是说,杀苏建主要理由,并不在于苏建是否该杀,而是要树立大将军杀伐决断权威。
自从孝文皇帝以来,良家子作为军中骨干汉军,对匈奴直表现不佳。而汉朝将军们就像二战时德军将领样,总结失败原因时最终总喜欢归罪于元首。是皇帝掣肘太多,执法官吏权势太大,将军们没有足够自主权才导致失败。当然,按照儒家贯贵族立场,对这种推崇自作主张论调,也会非常喜欢。
所以,现在周霸提议,是把个相当敏感问题丢到卫青面前。卫青表态也就不得不非常严肃隆重:
青幸得以肺腑待罪行间,不患无成,而霸说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于境外,而具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于是以见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
侥幸以外戚身份在军队任职(自有皇帝威严统摄全军),不必担忧个人没有威严。而周霸劝树立个人权威,严重违背做人臣本分。退步说,纵使有专杀之权,但像这样受到尊宠地位,仍然不敢在疆域之外擅自诛杀将领,而是把情况向天子详细报告,让天子自己裁决,由此表现出人臣不敢专权,不也是可以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