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汉武帝听说后非常同情,隔几年就派使者给公主送去很多财物,但这又有什用呢?等到细君公主要嫁给昆莫孙子时候,公主想拒绝,皇帝就立刻表现出严厉面:“按照乌孙国风俗去做,要与它共灭匈奴。”小女子感受,当然不能坏国家大事。
不论这支歌真是公主所作传回中原,还是同情她文人创作,总之,这样歌词反映着汉地社会种情绪:公主远嫁,极容易激起汉家男儿怒火,文人伤情更会泛滥得不可收拾。
程度上是靠金钱打开,所以使团都会携带大量财富。使者们(很多人还出身贫寒)当然会肆意侵吞,他们把国家礼物当作商品销售,获利则塞入自己腰包。以汉武帝精明,当然也不至于发现不这个问题,但他处置手段是:从重判罚,但可以赎罪,赎罪办法则是再次出使西域——既然你是熟悉西域人才,这个特点就要充分利用。
于是通往西域道路上,汉朝使者队伍络绎不绝。当然,也有越来越多西域使团和商队在奔赴汉朝。
这时,汉武帝正频繁地到沿海地区视察,每次都让外国客人跟随其后,遇到人口密集城市就要经过,以便西域客人意识到,大汉大城市不是个而是许多个。汉武帝不断赏赐客人财物,确保他们在汉朝生活优渥,以展示汉朝雄厚经济实力。汉武帝还组织大规模角抵活动,演出新奇节目,展出许多怪物,引来许多人围观,天子便进行赏赐,大汉娱乐业在这些年里取得突飞猛进发展。
总之,汉武帝要“令外国客遍观仓库府藏之积,见汉之广大”,通过这种方式,让外国人在皇帝面前倾倒惊骇。
那,身为汉朝黎庶,会怎样看待这个景象?汉朝能够支付这笔巨额支出,是因为元鼎年间桑弘羊主持财政已经卓有成效,在货币改革、盐铁专卖、算缗告缗等系列运作之后,全社会财富源源不断流入国库,而汉朝“中民”生活质量已经大不如前。如果这笔钱是用于抗击匈奴甚至开疆拓土,都还有理可说,现在这样挥霍,岂不是让二十几年来民众持续不断牺牲变得像个笑话?
作为时局中人,司马迁没有对这种现象做什评论。不过他在记述汉武帝款待西域客人盛况时,竟然使用“酒池肉林”词。当然,酉域人更喜欢喝酒吃肉,这个说法完全可能是写实,但这个词会引起什样联想,那大家都懂。
而溯本追源,这切浪费源头,就是因为张骞。
还有处《史记》和《汉书》差异值得提。张骞死后,他那个结好乌孙方案倒是不断取得进展。到元封六年(前105年),乌孙王昆莫送来千匹良马,请求迎娶汉朝公主,汉武帝答应,把江都王刘建女儿刘细君(汉武帝侄孙女)嫁到乌孙。昆莫是个六十多岁老头子,后来刘细君又改嫁给他孙子。
这件事《汉书•西域传》记叙比司马迁详细得多。班固称,公主嫁到乌孙后,和衰老丈夫言语不通,感到悲愁,创作著名《黄鹄歌》:
吾家嫁兮天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