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
黑夫得到答复后,松口气,但就在张氏兄弟以为事情完时
“这是真事,且不是孤例。”
黑夫接话道:“二十年前,也就是今王三年时,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关中大荒。且南郡、南阳也染瘟疫,各郡缺粮。于是大王便下令,百姓内粟千石,拜爵级。本县有家商贾,便在那时献粟千石,竟得以拜爵,从公士升为上造……”
黑夫说不是别人,就是他在安6县服徭役时打过交道,还白送他不少钱垣柏家。
“几年前伐赵、伐燕之战,都就近让前线附近郡县人家献粟拜爵,此乃成例。没有料错话,王将军已经请示大王,也会在归附秦国魏地实行内粟拜爵之令,只是还没及时下达。”
这看似是后世诟病“买官鬻(yù)爵”,其实不然,因为商鞅制定爵位,就是为鼓励耕战,耕,是为多得粮食,秦国本土农夫勤勉农耕,让田地有好收成,有时候都会被赐爵级奖励,而在秦国刚占领不久郡县,内粟拜爵,因为当地有爵位人很少,顶多赐个公士,赐个上造,却能得粮千,让千兵卒吃半个多月,这是笔划算买卖。
于下仲鸣,也已是上造,敢问二君,又是何等爵位?”
张博张负有些尴尬,他们虽然是本地乡吏,却只是在投降后被赐予“公士”爵位。
“果然如此。”黑夫叹口气,副为二人担忧模样:“秦不同于魏,切都得按爵位来。亦如商君之言,必令其财富与爵位匹配,二君享有大夫之富贵,却只有公士之爵位,此乃名实不相符也。”
张负应道:“但秦爵难获,非战阵斩不可得,乡中大多数人,不论贫富,皆为士伍……莫非游徼还知道其他途径?”
黑夫拊掌道:“然也,秦国有项内粟拜爵之制,在荒年和战时实行,此策或能让张氏受益!”
而且,内粟所得之爵,不会过大夫,不会危害军爵制度根基。
讲完内粟拜爵制度后,黑夫又道:“故而才说,既然二张终归要出粮,不如多出些,凑齐千石,就说成是家所出,届时爵位补下来,谁家先得,二君自行商议……”
“这样话,倒也未尝不可。”
远在咸阳张苍写信回家,没少讲述秦国极重爵位,眼下听说献粟千,有很大机会得爵,张氏兄弟心思,便活络起来。
在低头商议番后,二人做出决定,反正都是要献粮,献6oo石没有任何好处,献1ooo石却有机会得爵,那还是多出点算。反正因为他们准备早,家中积粟数千,根本不缺粮。
“内粟拜爵?”二张面面相觑。
黑夫知道他们不会轻易相信,便朝旁仲鸣点点头,让他将情况像二张说明。
“下吏乃是河内郡人。”
仲鸣朝二张拱手:“三十多年前,那时候尚未出生,秦与赵大战于上党长平,赵军被秦军围困。当是时,秦王闻赵食道绝,便亲自抵达河内,赐民爵各级,年十五以上者赶往长平,遮绝赵国救兵及粮食。此外,还令河东、河内乡豪大户能出粮千石充作军粮者,均赐爵级……下吏所在温县,便有三户人家献粟千石,从士伍升为公士。”
“还有此等事?”张博和张负因为是魏人,对秦国制度很不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