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湖监生,般都是从贡生里选。人家例生、荫生要出钱,要家里有官身,用不着干驳查这种辛苦活。举监生好歹是举人出身,也不用干活。到成化年间,贡生人数实在凑不够,国子监决定把举监生也算进驳查队伍。举人们闻言大怒,们是何等身份,岂能跟那群贡生为伍,太辱斯文,便开始大闹。
官司直打到户部,最后户部判说:“举人与岁贡所入之途虽异,及其到监,均为监生……况查无举人监生优免事例。”于是举监生们也只能老大不情愿地去后湖,但是……人还是凑不够。
人不够,黄册却不会少,结果必然是工作时间无限拖长。
从宣德年开始,驳查黄册时间越来越长,从三个月拖至半年,半年拖至年,乃至两年三年。到正德五年(1510年),驳查工作已经拖延到无以复加地步。
那年,南京户科给事中向皇上这样诉苦道:“正德七年攒造在迩,今改驳之册未完,攒造之册复至。新旧相仍,事务冗促。册本浩繁,遽难查对。”
南京国子监为节约成本,少发点廪米,曾经想出个奇葩政策,叫“依亲读书”,让学生们回自己家去读书,学业时间照算——可以理解为函授课程。
监生们脑子转得快,算算快到驳查之年,纷纷提出申请,主动回乡依亲读书。等到国子监要调人过湖驳查时候,傻眼,兔崽子们全回去“依亲”,还得个个往回拽。
放出去容易,拽回来就难。监生们赖在家里,什理由皆有,什生病啊,奉亲啊,迁葬啊,送幼子啊,这里面最好借口,就是至亲病故。大明以孝治天下,赶上父母亡故,以首辅之尊都得丁忧归乡,守制三年,们这些穷学生更得遵从礼法对不对?
就算父母健在,祖父母万有亡故,也得体孝顺不是?七大姑八大姨有个没,考虑小时候人家还给过糖吃,伤心过甚,自愿守制,弘扬大明孝治精神文明,国子监你好意思学圣上夺情吗?
就算是在国子监上学学生,也可以装病,装病不行就花钱请人冒名顶替,没钱就干脆逃跑。最终留下来等着应役,都是必须靠每月发放廪米过活赤贫书生。
这封奏疏意思是,上期黄册还没驳查完毕,眼看下期新册就要来,咋办?
上期黄册是弘治十四年造,十五年送审;下期是正德六年(1511年)攒造,七年送审。也就是说,从弘治十五年到正德五年,前后足足驳查
国子监能说什?只能含泪去想别办法。
可也没别什办法。
弘治七年(1494年),南京国子监请求北京国子监支援,调些南方籍贯学生到南京。北京国子监反应很冷淡,你倒霉关屁事啊?最后好说歹说,北雍挑几个歪瓜裂枣送过去,虚应下而已。
南雍看北雍靠不住,又想个辙,动员举监生。
明代国子监学生分成官、民两种。官生是*员子弟,叫荫生;民生则分成贡监生、例监生、举监生几种。贡生是各地选送来优秀学生,例生是自费入校学生,举监生则指那些通过乡试获得举人身份,却在会试失败人。有些落第举人会选择暂时在国子监内读书,在里面自成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