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随着时间推移,形势越发不妙起来,因为大明迁都。
永乐帝把首都迁到北京以后,国子监本部也随之北上,称北雍,南京国子监沦落为陪都分校,称南雍,影响力大幅降低。而后湖驳查工作,总不能让北京学生千里迢迢南下吧?还得南京国子监出人,这就有点入不敷出。
更麻烦是,在永乐之后,明代科举制度日渐成熟,成为*员来源主要渠道,从国子监选走*员越来越少,监生地位落千丈。监生们别说得不到好官职,甚至连“历事”都很难获得机会,只能年复年地滞留在国子监里,看不到未来。
宣德年间,国子监淹滞人数将近五千人,年纪最大甚至超过五十岁——距离永乐北迁这才多少年?
驳查条件恶劣如既往,大环境和政治待遇却每况愈下。最直接结果,就是监生参与积极性大幅下降。
不起,没有,纯属义务劳动。你们这些大学生在国子监里求学,已经享受国家补贴,每个月有廪米养活,凭什还要钱?
那没有酬劳,总有功劳吧?
对不起,功劳也没有。
当年朱元璋为锻炼监生,定下规矩,要求他们在各衙门实习历事,“实历”至少要做满年。监生历事考核里明确规定,年期满,考官要根据监生实习表现,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可以委以重任,补授实缺;中等可以随材任用;下等要回校重学。
对监生来说,这年实习履历非常重要,决定他未来在官场位置。
洪武、永乐以及后面洪、宣两代,驳查监生基本能保持千两百名。在此之后,监生数量路骤减。正统七年(1442年),降到八百名。景泰二年(1451年),降至六百零八名。到成化十年(1475年),南京户部上书抱怨,说他们征招八百名监生查理黄册,过湖居然只有两百余名,其他全跑光。
这可奇怪。国子监管束那严格,上课迟到都得挨板子,监生们怎逃呢?
千万不要低估人类逃避劳动主观能动性。
这个“实历年”时间,绝不是你随便混混日子就能攒满。首先,你得在朝廷指定部门干活,比如六部、通政司、都察院、大理寺、五军都督府,甚至锦衣卫;其次你得负责具体实务,比如抄录文书、查核仓储、清丈土地、监修工程、随御史出巡观风等等。你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工作时间才能折算进“实历”。可惜是,驳查黄册这项任务,却不能折算“实历”。
这事可以理解。你想,驳查黄册十年才次,次才三个月,而且每次活动要动员千两百个监生。如果这也能折算实历话,次驳查,差不多整个国子监学生都涨三个月“实历”,考核制度还有什意义?
但对监生个人来说,可就惨。你忙活这三个月,是没法写入实历履历,还得去别地方干满年,才能授官。
因此后湖驳查这件差事,对监生们来说,只有苦劳——事实上,官府正是把驳查归为种特殊徭役。徭役,不就是白干嘛。
好在从洪武到永乐这段时间,皇帝对国子监很重视,很多*员从这里直接选拔。监生们有上升渠道,朝气蓬勃、前程远大,驳查这点辛苦活,忍忍也就过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